8.人類皮膚正常由顯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隱性基因(a)控制,根據(jù)右圖回答問題:
(1)由A控制的性狀叫顯性性狀,由a控制的性狀叫隱形性狀,他們是一對相對性狀,是通過變異產生的.
(2)父親的基因型是Aa,母親的基因型是Aa,孩子丁的基因型是aa.
(3)父親能產生兩種精子,其基因型是A或a,母親能產生兩種卵細胞,其基因型是A或a.
(4)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有3種,分別是AA、Aa;aa.
(5)這對夫婦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為25%.如果再生一個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為50%.

分析 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而成對的基因往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xiàn)出來;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才會表現(xiàn)出隱性性狀.

解答 解:(1)生物體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顯性基因是控制顯性性狀發(fā)育的基因,隱性基因,是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因此由顯性基因A控制的性狀叫顯性性狀,由隱性基因a控制的性狀叫做隱性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叫做相對性狀,人類膚色的正常與白化是一對相對性狀,是通過變異產生的.
(2)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基因也隨著染色體的分離而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由此根據(jù)圖示可以推知:父母的基因組成都是Aa,孩子丁的基因型是aa.
(3)由圖示可知:父親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A和a,母親產生兩種類型的卵細胞A和a
(4)根據(jù)圖示中提供的子代的基因信息,可推知父母的基因組成都是Aa,遺傳圖解如圖1:
..
  由圖示可知: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三種:AA、Aa;aa.
(5)從上圖看出,父親產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或a,母親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型是A或a.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3種(AA、或Aa、或aa)
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為25%.
    人的性別遺傳過程如圖2:

   從圖2看出,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如果再生一個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50%.
故答案為:
(1)顯性性狀; 隱性性狀;相對性狀;變異
(2)Aa;Aa;aa
(3)兩;A或a;兩;A或a
(4)3;AA、Aa;aa;
(5)25;50

點評 此題考查了基因的顯隱性及其與性狀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性狀及相對性狀的概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人類的發(fā)展中,隨著古人類的大腦越來越發(fā)達,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 。
A.分工B.等級C.文字D.語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育秧是水稻栽培的一種方式,農諺道:“秧好一半稻”,下列各項與秧苗生長有關的是 ( 。
①水  ②溫度  ③空氣   ④土壤中營養(yǎng)狀況.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為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請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A]保護組織 具有保護內部各種組織的功能,所以一般都分布在植物體的表面.
(2)根尖的細胞終生保持分裂能力,這樣的細胞群構成的組織,叫做分生組織.
(3)葉肉的細胞壁薄,液泡較大,能儲藏營養(yǎng)物質,屬于圖中[B]營養(yǎng)組織.
(4)我們吃橘子時,剖開橘皮看見的筋絡,能夠輸導水分和無機鹽,屬于圖中[D]輸導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3.變色龍在草地上是綠色,在樹干上呈灰色的現(xiàn)象屬于生物的變異.×(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以下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是( 。
A.細菌B.真菌C.大理石D.炭疽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要想把視野的右下方的物象調到視野中央,應將標本向哪個方向移動?( 。
A.左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右上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先完成下列探究過程,然后回答問題
有一次,李明同學買回來一袋黃豆芽,放在陽光下,下午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有許多黃豆芽變成了“綠豆芽”,他覺得奇怪,決定把這個問題搞清楚,請你和他們一起去探究.
提出問題:太陽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嗎?(溫馨提示:記住要寫問號).
作出假設:太陽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
設計實驗方案:
①取一定數(shù)量的新鮮黃豆芽分成兩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容器中;
②甲放在太陽光下(或光亮)處培養(yǎng),乙放在黑暗處培養(yǎng).
實驗預期效果:甲組的黃豆芽變綠,乙組的黃豆芽不變綠(填寫“變”或“不變”)
得出結論:實驗證明太陽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
(1)實驗的變量只能是1個,該實驗的變量是光.
(2)做實驗時,甲、乙兩組黃豆芽要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目的是形成對照.
(3)探究實驗還有許多步驟沒有呈現(xiàn)出來,請你補充完整.
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實施實驗并記錄、分析實驗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被應用于制作酸奶的一種微生物是…(  )
A.乳酸菌B.醋酸菌C.酵母菌D.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