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關于肺泡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正確是( 。
A.肺泡大
B.肺泡具有清潔吸入空氣的作用
C.肺泡壁由兩層上皮細胞構成,很薄
D.肺泡外緊緊纏繞著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分析 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這種功能與其結構有關.在左、右支氣管進入左右兩肺形成的樹枝狀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許多肺泡.

解答 解:肺是呼吸系統(tǒng)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數(shù)量很多,增加了氣體交換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肺泡與血液內的氣體交換,因此選項D正確.
故選:D.

點評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肺泡與氣體交換相適應的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學習有關血液循環(huán)知識后,四位同學在討論如下問題,請你判斷,哪位同學說法正確?(  )
A.心臟有四個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動脈流動的血液叫做動脈血
C.人的心臟形狀像桃子,大小跟自己的拳頭差不多
D.血液循環(huán)有兩條完全分開的,即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生物科學研究上,常用的分類依據(jù)是( 。
A.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B.生物的形態(tài)、習性或生理上的特點
C.生物的經(jīng)濟價值D.生物的習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在觀察固定裝片時,裝片應放在顯微鏡的什么結構上?( 。
A.目鏡B.光圈C.物鏡D.載物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根據(jù)制作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回答:
(1)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主要步驟包括:①準備;②制片;③染色. 在制片過程中,撕取內表皮時,可能有汁液濺出,這是細胞質里的液泡內的細胞液流出.接著,要小心地使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在撕下的內表皮上這樣才能避免氣泡而影響細胞的觀察.
(2)觀察過程中若光線變暗,可調整⑥反光鏡,若使左側的物象移到視野中央,
應向左側移動裝片.要使觀察到的物象更加清晰,應調節(jié)⑩細準焦螺旋.
(3)顯微鏡的目鏡有5×和10×兩種,物鏡有8×和40×兩種,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
胞面積最大,應選擇的目鏡是10×,物鏡是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是一滴血在顯微鏡視野中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在“[]”中填序號,“橫線”中填文字) 
(1)圖中①是白細胞、②是紅細胞、③是血漿、④是血小板
(2)在三種血細胞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②]紅細胞;具有細胞核的是[①]白細胞;男、女間數(shù)量差異最大的是紅細胞.
(3)圖中能起到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④]血小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生物學的科學探究過程大致包括以下六個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表達交流、得出結論.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作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當?shù)目茖W探究計劃,則是探究成功的關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應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不能達到目的是( 。
A.可以培養(yǎng)植物新品種
B.可以在短時間內生產(chǎn)出大批植物
C.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D.培養(yǎng)出在一株植物上結出兩個品種果實的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H7N9型禽流感即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類疾。萘鞲胁《,屬于甲型流感病毒.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結構等特點,一般感染禽類,當病毒在復制過程中發(fā)生基因重組,致使結構發(fā)生改變,獲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發(fā)生.高致病性H5N1亞型和2013年3月在人體上首次發(fā)現(xiàn)的新禽流感H7N9亞型尤為引人關注,不僅造成人類的傷亡,同時重創(chuàng)了家禽養(yǎng)殖業(yè).
(1)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的結構簡單,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選填“有”或者“沒有”).
(2)該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生物體的活細胞內,通過閱讀請推斷H7N9型禽流感病毒屬于動物病毒(選填“植物”或“動物”).
(3)病毒看似可怕,但還是可以預防和利用的,請你談談你怎樣遠離病毒或者談談人類怎樣利用病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