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 �。�
A.B.C.D.

分析 體內有脊柱的動物屬于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柱的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

解答 解:脊椎動物的體內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等.因此圖中A燕子是鳥類、C青蛙是兩棲動物、D壁虎是爬行動物,都屬于脊椎動物;
B蜜蜂是節(jié)肢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
故選:B.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無脊椎動物的類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叫做生物因素.生物與生物之間表現為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和合作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是顯微鏡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取送顯微鏡時,右手握[3]鏡壁,左手托[1]鏡座.將顯微鏡安放在實驗臺略偏左的地方,安裝好目鏡.
(2)使用顯微鏡對光的正確程序是:②①③④.
①選遮光器上適宜的光圈對準通光孔 
②轉動轉換器,使物鏡對準通光孔
③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    
④轉動反光鏡調節(jié)出一個白亮的視野.
(3)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首先要在從側面注視[7]物鏡,同時轉動[8]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再用左眼向目鏡內看,右眼睜開,以便照顧繪圖,同時反方向轉動[8]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物看清物像為止.然后,再轉動
[9]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用來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構是[12]遮光器和[14]反光鏡.
(5)把玻片標本放上載物臺上后,要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11]通光孔的中央.
(6)觀察時應先選用低倍物鏡.(填“高倍”或“低倍”)
(7)將顯微鏡放回鏡箱之前,應將[7]物鏡偏向兩旁,將鏡筒降到最低,反光鏡豎立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通過互聯網或其他途徑了解下列動物的分布和生活習性,畫線將每種生物與它所在的生態(tài)系統(可能不止一個)連接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有同學提出,螞蟻不會發(fā)聲,它們是靠什么傳遞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組的針對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個探究實驗,請予以完善.
(1)實驗方法與步驟:
①準備實驗用的螞蟻:捕獲的螞蟻應來自一個螞蟻洞,同時將這些受驚的螞蟻飼養(yǎng)一段時間.
②將三塊小石頭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內,創(chuàng)建三個小島A、B、C,小島間用兩根小木條連接起來(如圖),這樣螞蟻只能通過由小木條搭成的“橋”①和“橋”②從一個小島到達其他小島.
③先將饑餓的螞蟻放在B島上,C島上放上食物,A島上無食物,觀察螞蟻的行為.
④一段時間后將“橋”①和“橋”②對換,觀察螞蟻的行為有什么變化.
⑤在螞蟻爬過的“橋”上,噴一些有氣味的物質(如香水),觀察螞蟻的行為表現.
(2)實驗結果及分析:
步驟③:螞蟻會沿著“橋”①到達C島,獲取食物.
步驟④:多數螞蟻源源不斷順著對換后的“橋”①爬上A島.
步驟⑤:噴一些有氣味的物質后螞蟻出現無序運動.
結果分析:步驟③過程中,先通過的螞蟻發(fā)現食物后在“橋”①上流下了特殊氣味.
(3)實驗結論:螞蟻依靠氣味進行通訊.
(4)螞蟻群體內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是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
(5)若把一只工蟻的觸角剪去,它還能去搬運食物嗎?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關于染色體、DNA、基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染色體就是DNA
C.染色體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D.基因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家蠶與蝗蟲的發(fā)育過程完全相同.×(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
A.鐘乳石B.珊瑚C.計算機病毒D.蘑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花的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2)傳粉是雄蕊上的[1]花藥中的花粉通過不同的方式傳到雌蕊[2]柱頭的過程.
(3)植物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
(4)受精作用后,整個[5]子房最終發(fā)育成果實,其內的胚珠發(fā)育成種子;果皮是由子房壁發(fā)育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