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是人血涂片示意圖,對該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①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②能運輸養(yǎng)料和廢物
C.缺鐵會影響③的功能D.④含有細胞核

分析 觀察血涂片時,視野中個體最大的是①白細胞,高倍的顯微鏡下可見它里面含有細胞核;③紅細胞最多,而且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視野中幾乎看不見的是④血小板,因為它的個體最小,形狀不規(guī)則;②是血漿.

解答 解:A、①是白細胞,有細胞核.白細胞能吞噬發(fā)炎部位的病菌,身體的某個部位發(fā)炎,白細胞的數(shù)量會大大增加.A正確;
B、②是血漿,主要成分是水,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yǎng)料和廢物.B正確;
C、③是紅細胞,數(shù)量最多且具有運輸氧的功能.C正確;
D、④是血小板,血小板比紅細胞和白細胞都小得多,形狀不規(guī)則,沒有細胞核,D錯誤.
故選:D

點評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能夠使用顯微鏡觀察到血涂片中各血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并明確各種血細胞的功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八年級上11周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兒童的骨柔韌而有彈性、不易骨折,但易變形,原因是骨成分的含量( )

A.有機物約為2/3,無機物約為1/3 B.有機物約為1/3,無機物約為2/3

C.有機物多于1/3,無機物少于2/3 D.有機物少于1/3,無機物多于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利用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jīng)存在的 細菌產(chǎn)生的.如圖是實驗示意圖,A、B瓶內(nèi)都裝有等量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變質(zhì),另一瓶沒有變質(zhì);接著,將沒有變質(zhì)的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乙圖),數(shù)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zhì).請回答:

(1)甲圖中肉湯沒有變質(zhì)的是A 瓶(填“A”或“B”).
(2)甲、乙兩圖所示的兩組實驗中,所控制的變量都是細菌的有無;乙圖中控制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中控制變量的方法則是A瓶沸騰,B瓶不做處理.
(3)在巴斯德的實驗中,鵝頸瓶妙在何處?鵝頸瓶可防止空氣中的細菌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是鯽魚的外形圖,請據(jù)圖填空.(橫線內(nèi)填序號,上填寫相應的名稱)
(1)當鯽魚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可見③口和②鰓蓋不停地開合.這種活動與呼吸有關.
(2)具有感知水流速度和水壓變化的器官是⑤側(cè)線;能保持魚體前進方向的是④尾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是生物細胞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的②、⑥(填編號)這些結(jié)構(gòu)是人的成熟紅細胞也具有的.
(2)結(jié)構(gòu)⑥中的線粒體是為心肌細胞收縮提供能量的能量轉(zhuǎn)換器.
(3)④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zhì)是DNA.
(4)在畫動物細胞或植物細胞圖時,先要畫出細胞的輪廓,再經(jīng)過修改后畫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閱讀下列資料并分析回答問題:
資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晝伏夜出的動物,它們都能經(jīng)過訓練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某興趣小組訓練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結(jié)果表明,蚯蚓大約經(jīng)過200次嘗試,才能學會直接爬向食物.
資料二:把一塊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塊,分別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個廣口瓶中,然后作如下處理和保存:
分組
處理方法滅菌滅菌后接種細菌不作任何處理
保存方式無菌環(huán)境無菌環(huán)境自然條件
根據(jù)資料一回答:
(1)從行為的發(fā)生(獲得途徑)看,蚯蚓和小白鼠晝伏夜出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
(2)蚯蚓與小白鼠相比,學習能力較強的是小白鼠.
(3)興趣小組訓練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宮,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實驗法.
根據(jù)資料二回答:
(4)若要證明“細菌能分解有機物“,則只能選擇甲組與乙 組進行對照實驗,原因是甲、乙兩組只存在單一變量--是否接種細菌.
(5)甲、乙、丙三組中,牛肉塊會腐爛的有乙組、丙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罐頭制作過程中,總要把罐頭密封加熱,這與罐頭能比較長時間地保存而不腐敗變質(zhì)是密切相關的,其原因在于( 。
A.高溫將細菌殺死B.密閉罐內(nèi)缺氧,內(nèi)部細菌無法繁殖
C.由于密封外界細菌不能進入D.A和C兩項因素的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閱讀下列藥品說明書,并完成下列問題.
主要成分:羅紅霉素
適應癥:本品用于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體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竇炎、中耳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肺炎支原體或肺炎衣原體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和宮頸炎,敏感菌引起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用法和用量:空腹口服,一般療程為5-12天.成人一次0.15g,一日2次;也可一次0.3g,一日1次.兒童一次按體重2.5-5mg/kg,一日2次.
規(guī)格:0.15g╳6粒/盒(15萬單位)
貯藏:閉光,密封,在干燥處保存
產(chǎn)品批號:200305092
生產(chǎn)日期:2003年05月09日
有效期:至2005年04月
(1)這種藥是西藥還是中藥?西藥.
(2)這種藥每盒6粒,共重0.9g.每粒重0.15g.
(3)假設一個3-4歲的兒童,體重15KG,根據(jù)說明書你能指導一下這個病人每天應服幾次,每次應服多少粒藥嗎?簡答:服2次;每次服1/2粒.
(4)你認為在說明書中缺少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簡答:說明書中還缺少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生產(chǎn)廠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小明在森林公園發(fā)現(xiàn)松樹落下了許多“球果“,以下敘述正確的是:這種“球果“(  )
A.和蘋果的結(jié)構(gòu)相似,由果皮和種子組成
B.中的種子是裸露的,沒有果皮包被
C.中的種子的形成無需經(jīng)過受精作用
D.由子房發(fā)育而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