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8221  38229  38235  38239  38245  38247  38251  38257  38259  38265  38271  38275  38277  38281  38287  38289  38295  38299  38301  38305  38307  38311  38313  38315  38316  38317  38319  38320  38321  38323  38325  38329  38331  38335  38337  38341  38347  38349  38355  38359  38361  38365  38371  38377  38379  38385  38389  38391  38397  38401  38407  38415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人體所缺元素與引起的健康問題關系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是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R.布里斯羅).下列關于化學研究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連云港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取10g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6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體的質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則:(1)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
32.5%
32.5%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連云港一模)下圖是提純CO、CO2混合氣體中的CO并還原氧化鐵的示意圖.請回答有關問題:

(1)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氣,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連接的是D和E,導管接口的連接順序為a→
d
d
b
b
e
e
.D裝置中NaOH的作用是
除去殘余的二氧化碳
除去殘余的二氧化碳

如果導管連接錯誤,后果是
CO排入空氣中會污染空氣
CO排入空氣中會污染空氣

(2)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B裝置的玻璃管中的現(xiàn)象為
固體由紅棕色變成黑色
固體由紅棕色變成黑色
,反應方程式為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用這種方法“煉”得的鐵與工業(yè)上煉出的生鐵在組成上的最大區(qū)別是
“煉”得的鐵不含碳,工業(yè)上的生鐵含有碳
“煉”得的鐵不含碳,工業(yè)上的生鐵含有碳

(3)實驗結束后,要從A裝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較純凈的NaOH固體.
資料顯示,在不同溫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溫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利用實驗室的試劑和條件,實驗步驟如下(其中Ⅰ、Ⅱ、Ⅲ為實驗操作):

請具體填寫試劑A的化學式以及實驗操作Ⅰ、Ⅱ、Ⅲ的名稱.
①化學式:A
Ca(OH)2
Ca(OH)2

②操作名稱:Ⅰ
過濾
過濾
加熱(或蒸發(fā),加熱濃縮)
加熱(或蒸發(fā),加熱濃縮)
冷卻(或降溫結晶)
冷卻(或降溫結晶)

③如果在操作Ⅱ的過程中,溶液B中出現(xiàn)少量渾濁,原因可能是
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從溶液B中析出,形成渾濁
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從溶液B中析出,形成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連云港一模)能源“非石油化”是戰(zhàn)略目標,發(fā)展以CH4、CO2等原料的“C1化學”成為當今化工生產的必然趨勢.通常天然氣中含有H2S等有毒氣體,圖為天然氣合成氨(NH3)的工藝流程: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為氮氣,該流程中為合成氨提供氮氣的物質是
空氣
空氣

(2)①處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
除去硫化氫(H2S)
除去硫化氫(H2S)

(3)②處CH4與H2O(氣)反應生成CO2、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反應條件略去)
CH4+2H2O
 高溫 
.
 
CO2+4H2
CH4+2H2O
 高溫 
.
 
CO2+4H2

(4)③處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K2CO3溶液與CO2反應生成碳酸氫鉀(KHCO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K2CO3+CO2+H2O=2KHCO3
K2CO3+CO2+H2O=2KHCO3

(5)該流程中參與循環(huán)的物質是
Fe2O3?H2O
Fe2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連云港一模)同學們在實驗室進行“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以下是小麗同學的實驗報告部分內容.
【實驗目的】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實驗過程】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0g粗鹽,并全部加入到盛有10mL水的燒杯里,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
②過濾食鹽水,觀察濾液無色透明;
③將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fā)皿,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當液體蒸干時,停止加熱;
④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計算所得精鹽的產率.
【實驗分析】
(1)步驟①中因為
5.0g粗鹽全部加入10mL水中
5.0g粗鹽全部加入10mL水中
,導致實驗后精鹽產率比其他同學偏低.
(2)步驟③中出現(xiàn)的錯誤操作是
不能當液體蒸干時再停止加熱
不能當液體蒸干時再停止加熱

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B
B

A.加快蒸發(fā)速率    B.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C.引流
【實驗反思】經過這樣操作所得到的精鹽是純凈物嗎?
【查閱教材】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
【實驗設計】
實驗操作 預計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及解釋
①將少量所得精鹽溶于水,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所得精鹽中可能含有氯化鎂
化學方程式
MgCl2+2NaOH═Mg(OH)2↓+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②取實驗①中的上層清液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時,在上層清液中再滴加
碳酸鈉(Na2CO3
碳酸鈉(Na2CO3
溶液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所得精鹽中可能含有氯化鈣
化學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實驗結論】除去難溶性雜質得到的精鹽不是純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連云港一模)A、B、C、D、E、F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C是生命的源泉,常溫下為液態(tài);F有毒,能與血紅蛋白結合.
(1)寫出B的化學式
O2
O2
;E的化學式
H2CO3
H2CO3

(2)請寫出C→B的化學方程式
2H2O
 通電 
.
 
2H2↑+O2
2H2O
 通電 
.
 
2H2↑+O2

(3)請寫出D→F的化學方程式
CO2+C
 高溫 
.
 
2CO
CO2+C
 高溫 
.
 
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