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除去CO中少量的CO2,選用的試劑和裝置均正確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肥 優(yōu)質化肥:硝酸銨 凈重:50Kg/袋 氮元素質量分數(shù)全球最高:38.8%問: (1)NH4NO3中氮元素質量分數(shù) 35% 35% ;因此,這是一則假 假 (真/假)廣告.(2)每袋化肥中最多含氮元素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如圖1是幾種常見的實驗裝置: (1)指出儀器名稱:甲 試管 試管 ;乙集氣瓶 集氣瓶 ;丙水槽 水槽 .(2)如果用A型裝置制取氧氣,請指出該裝置的錯誤:① 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 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 ;②導氣管伸入試管口太長 導氣管伸入試管口太長 .寫出該反應的符號或文字表達式 2KClO3
2KClO3 .
a小明同學準備采用以下的步驟制取氧氣:A往試管中裝入高錳酸鉀B塞緊橡皮塞,固定在鐵架臺上C對準藥品部位加熱D用排水法收集氧氣E熄滅酒精燈F從水槽中取出導管,該同學缺少的步驟是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指出其中有兩處不妥處: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 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 ,先熄滅酒精燈后從水槽中取出導管 先熄滅酒精燈后從水槽中取出導管 分別可能造成的后果 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水倒流入試管引起試管破裂 水倒流入試管引起試管破裂 .b用E裝置收集時,說明氧氣已收集滿的現(xiàn)象是氣泡從集氣瓶口冒出 氣泡從集氣瓶口冒出 .裝滿氧氣的集氣瓶瓶口應向上 向上 (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c小明用他收集的氧氣做鐵絲燃燒的實驗,發(fā)現(xiàn)集氣瓶底破裂,可能的原因沒有預先在瓶底裝少量水或細沙 沒有預先在瓶底裝少量水或細沙 ,寫出該反應的表達式3Fe+2O2
3Fe+2O2
(3)現(xiàn)欲制得干燥而純凈的氧氣,可采用圖2裝置:裝置A中,容器內盛有二氧化錳,從長頸漏斗中逐滴加入20%過氧化氫溶液. ①寫出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或文字表達式: 2H2O2
2H2O2 ;
②裝置B中的藥品是濃硫酸,請猜想其作用是 干燥氧氣 干燥氧氣 ;③林梅知道:在實驗室常用CaCO3固體和稀鹽酸溶液混合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則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 B B ;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只能用C,不能用E,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為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 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如圖裝置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圖中燒杯上方玻璃管(預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滑動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內有密封的空氣,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氣連通,實驗開始前活塞處在刻度為5cm處. (1)可觀察到玻璃管內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2)實驗結束后,恢復到常溫,活塞應停在約 4 4 厘米處,據此可得出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該反應的符號或文字表達式為:4P+5O2
4P+5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甲、乙、丙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若甲、乙組成元素相同,甲、乙、丙中有一種物質為水,則甲為(化學式) H2O2 H2O2 ,乙→丙的反應可能屬于化合或分解 化合或分解 反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的“2”的含義和(3)(4)的符號 (1)2N 2個氮原子 2個氮原子 ; (2)
氧化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 氧化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 ;(3)2個氧分子 2O2 2O2 ; (4)4個鎂離子 4Mg2+ 4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 (均填化學式): 單質的是 Zn Zn ,化合物的是H2O、(NH4)2SO4 H2O、(NH4)2SO4 ,氧化物的是H2O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圖1是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2是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圖1方框的橫線上填的是 Na Na ,圖2橫線上的數(shù)字是7 7 .(2)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5.45 35.45 .(3)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 C C 不同(填A、B、C、或D).A 電子數(shù) B 中子數(shù) C 質子數(shù) D 最外層電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lián)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