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8813  28821  28827  28831  28837  28839  28843  28849  28851  28857  28863  28867  28869  28873  28879  28881  28887  28891  28893  28897  28899  28903  28905  28907  28908  28909  28911  28912  28913  28915  28917  28921  28923  28927  28929  28933  28939  28941  28947  28951  28953  28957  28963  28969  28971  28977  28981  28983  28989  28993  28999  29007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青島)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如圖是某興趣小組設計的四個實驗裝置,其中實驗操作設計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下列常見的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臨沂)某校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的小剛和小強同學到實驗室去做探究實驗時,他們意外發(fā)現(xiàn)實驗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他們認為此瓶氫氧化鈉固體變質了,接著他們對這瓶氫氧化鈉固體變質情況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固體變質程度如何?
[查閱資料]:
(1)20℃部分物質的溶解性表
OH-NO3-Cl-SO42-CO32-
Na+
Ca2+
(2)氯化鈣和氯化鈉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
[猜想與假設]:
小剛猜想:氫氧化鈉可能部分變質,生成了碳酸鈉.
小強猜想:
氫氧化鈉完全變質
氫氧化鈉完全變質

[實驗探究]:小剛和小強設計探究實驗方案,證明了他們各自的猜想.探究過程如下:
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取樣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適量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生成
氫氧化鈉已變質.寫出加入氯化鈣溶液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CaCl2=CaCO3↓+2NaCl


取上述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變
 色
氫氧化鈉部分變質

[得出結論]:小剛的猜想正確.
[表達與交流]:
(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2)在實驗室里氫氧化鈉需要密封保存.藥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請你寫出濃鹽酸需要密封能夠保存的原因
濃鹽酸易揮發(fā)
濃鹽酸易揮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臨沂)某種礦石中的額主要成分A是一種白色難溶于水的鹽,由三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00,B能夠做干燥劑.A、B、C、D四種物質之間存在如下轉化關系.

(1)用化學式表示:A
CaCO3
CaCO3
;B
CaO
CaO

(2)請寫出A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臨沂)硅石太陽能電池和電腦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工業(yè)上用石英(主要成分為SiO2)制備粗硅的反應為:SiO2+2C═Si+2X↑,則X的化學式為
CO
CO
,該化學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置換反應
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5、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在用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反應過程溶液的pH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要得到此變化曲線,所進行的操作是
(填序號).
①將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②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稀鹽酸中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4、元素周期表是我們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容十分豐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內容,請回答下列問題
1   H
2  He
2 3Li
4Be
鈹?
5B?硼 6C?碳 7N?氮 8O?氧 9F?
10Ne?氖
3 11Na?鈉? 12?
鎂?
13Al?鋁? 14Si?硅 15P?磷 16S?硫 17Cl?氯 18Ar?氬
(1)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shù)為12的元素符號是
Mg

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在化學反應中該原子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2)寫出原子序數(shù)為1、6、8、11四種元素所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NaHCO3

(3)通過分析,同一橫行元素之間的排列有一定的規(guī)律,例如:
①從左到右,由金屬元素逐漸向非金屬元素過渡;
②從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
從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加
(任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3、生鐵和鋼在成分上的主要區(qū)別是
含碳量
不同;在研究“鐵生銹的條件”實驗中得出,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
氧氣(或O2
、水蒸氣等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