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較干燥的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收集裝置分別為______(選填字母),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改進:已知氧化銅可以用作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的催化劑。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圖F所示裝置制取氧氣。請回答:
①實驗前先將其繞成螺旋狀,還需經過______處理.
②銅絲繞成螺旋狀的作用是______.
A.收集到更多的O2 B.加快反應速率 C.減慢反應速率 D.沒有影響
與裝置B相比,改進后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D、E五種物質之間存在以下的轉化關系.其中A、C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且常溫下為液體,E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試回答:
(1)B的化學式____,
(2)寫出A→B+C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
(3)寫出E物質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分別是水蒸氣液化、水通電分解和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變化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微觀角度分析,變化①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宏觀角度看,C物質屬于______(選填“混合物”或“化合物”、“單質”);
(3)從微觀角度解釋變化①、變化②的本質區(qū)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變化③表示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加反應的E與F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知識的比較與歸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請回答下列問題:
(1)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是化學學科中的基本思想,請根據該思想,先填空再舉一例.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非常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有氣體常用作各種電光源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xiàn)有以下三個化學方程式:①Cu2(OH)2CO32CuO+H2O+CO2↑
②H2CO3==H2O+CO2↑③CaCO3CaO+CO2↑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寫出其中的一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點即可);
它們也有許多不同,請指出其中一個與另外兩個的不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六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__;
(2)A元素在與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時的化合價通常是___________(填化學用語);C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3)從原子結構上分析,圖中_________(填元素符號)兩種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4)在上述碘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x=__________;
(5)由B、D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以下對該反應前、后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參加反應的“ ”分子與“”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4:3
B.反應前、后的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C.反應前、后的分子數(shù)目不變
D.反應前、后的__________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試管內固體的質量逐漸減少。圖中的點表示的含義錯誤的是
A. a點表示高錳酸鉀的質量
B. b點表示高錳酸鉀、錳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質量
C. c點表示生成二氧化錳的質量
D. d點表示高錳酸鉀完全分解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取用20g石灰石樣品,進行高溫煅燒(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成分高溫不分解。碳酸鈣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 == CaO + CO2↑),不同時間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煅燒的時間(min) | 剩余固體的質量(g) |
2 | 17.8 |
4 | 13.4 |
6 | 12.3 |
8 | 12.3 |
(1)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_____________。
(2)求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鎂條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表面會形成一層黑色物質;瘜W小組查得以下資料:
I.常溫下,空氣中的氮氣和稀有氣體不會與鎂發(fā)生反應。
II.無水CaCl2固體有較強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
為探究鎂表面黑色物質的成因是與空氣中的哪些成分有關,開展以下實驗探究。
[實驗1]按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數(shù)日后,只觀察到鎂條表面變暗,沒有出現(xiàn)黑色物質。
(1)查閱文獻獲知,鎂條表面變暗是鎂與氧氣作用形成的,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此現(xiàn)象,可說明只有_________和________無法使鎂生成黑色物質。
[實驗2]按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數(shù)日后,只觀察到鎂條表面變暗,沒有出現(xiàn)黑色物質。
(3)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3]按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數(shù)日后,觀察到鎂條表面出現(xiàn)黑色物質。
(4)得出“鎂條變黑一定與水有關”的結論,依據的兩個實驗是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
(5)化學小組認為據此現(xiàn)象還不足以得出最終結論,于是 補做了一個實驗:將圖3中的潮濕的空氣換成_______進行實驗,數(shù)日后,觀察到鎂條表面無明顯變化。
(6)根據上述四個實驗,化學小組得出結論:鎂表面的黑色物質是鎂與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I.水和水溶液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
(1)科學家對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的研究,確認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利用沉淀、_______、吸附和蒸餾等方法可以凈化水。
(3)生活中簡便區(qū)別硬水和軟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能滅火,但有時水也可以“生火”。比如將過氧化鈉(Na2O2)用脫脂棉包裹,再往上面滴加水,脫脂棉一會兒就會發(fā)生燃燒。該過程發(fā)生了如下反應2Na2O2 + 2H2O=4NaOH +X↑。
①X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②滴加水后,脫脂棉能燃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黑木耳是一種含鐵豐富的食用菌。
①黑木耳中所含的“鐵”是指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②常吃黑木耳能有效預防人體缺鐵而引發(fā)的疾病是__________。
③黑木耳中的鐵可以用KSCN溶液與鐵離子作用生成Fe(SCN)3來檢測。在Fe(SCN)3中C、N的化合價分別是+4、-3,則S的化合價是_______;Fe(SCN)3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______(列出計算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