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NaNO3NaCl H2SO4
B. CaCO3NaOH Na2SO4
C. BaCl2NaNO3CuSO4
D. AgNO3Na2SO4NaCl
A 【解析】A中各種物質間沒有構成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B中CaCO3為白色沉淀,C中BaCl2和CuSO4反應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且溶液為藍色,D中AgNO3和NaCl反應生成AgCl白色沉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善于梳理化學知識,能使你頭腦更聰明.以下對應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 |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 B. | 安全常識 |
N2性質穩(wěn)定——可作燈泡填充氣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石墨很軟——可作電極 | 電器著火——用水撲滅 進入深井前——做燈火實驗 假鹽中毒——由亞硝酸鈉引起 | ||
C. | 元素與人體健康 | D. | 日常生活經驗 |
缺維生素A——易引起壞血病 缺鈣——易骨質疏松或得佝僂病 缺碘——易甲狀腺腫大 | 食品干燥劑——常用CaO 區(qū)別硬水和軟水——常用肥皂水 鑒別純羊毛和棉花——點燃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石墨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可作電極,錯誤;B、電器起火應先斷電在滅火,錯誤;C、缺維生素C易引起壞血病,錯誤;D、氧化鈣易吸水,與水反應,作食品干燥劑;肥皂水在硬水和軟水中的不同現象,可用于區(qū)別硬水和軟水;羊毛纖維點燃時有燒毛發(fā)味,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
物質 | 所含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
A. | CO2 | O2 | 通過灼熱的銅網 |
B. | KOH溶液 | K2CO3 | 加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
C. | NaCl | CaCO3 | 溶解、過濾、蒸發(fā) |
D. | CaCl2溶液 | 鹽酸 | 過量的碳酸鈣,過濾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時可與銅發(fā)生反應生成氧化銅,而CO2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B、KOH溶液和K2CO3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C、NaCl易溶于水,CaCO3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正確;D、鹽酸能與過量的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再過濾除去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5•陽谷縣一模)用“”和“”分別代表兩種不同單質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物質X,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反應過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變
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參加反應的A2與B2分子數之比為3:1
D.物質X含4種元素
C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把未參加反應的分子刪除掉,反應微觀過程圖可得: A、對比反應前后的微粒的構成可知,反應前A2和B2分子個數分別是3、2,反應后個數分別是0、1,反應過程中A2和B2分子發(fā)生了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反應微觀過程圖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反應微觀過程圖可知,參加反應的A2與B2分子數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圖象關系合理的是( 。
A. 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斷加水
B. 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鹽酸
C. 分別向稀鹽酸中加入等質量的Fe和Mg
D. 向飽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體
B 【解析】A、堿溶液加水稀釋堿性減弱,其PH將會減小,但不會小于7,錯誤;B、久置的氫氧化鈉中含有碳酸鈉,在久置的氫氧化鈉中加入鹽酸,就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酸堿反應后在于碳酸鈉反應,正確;C、鎂的活動性比鐵強,產生氫氣的速率比鐵塊,不會出現速率相同的情況,錯誤;D、在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不再溶解,故其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根據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學符號 | ______ | ______ | 3H2 | ______ |
符號的意義 | 4個硫原子 | 鋁離子 | ______ | 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請根據有圖中的信息回答問題。
(1)硫屬于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硫元素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_。
(2)圖乙所表示粒子的化學符號是_______。
非金屬 16 S2- 【解析】(1)硫帶“石”字旁,屬于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為16,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6; (2)質子數=16,核外電子數=18,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其離子符號為:S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某化肥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
(1)碳酸氫銨屬化學肥料中的______ (填字母)
A.鉀肥 B.氮肥 C.磷肥 D.復合肥
(2)碳酸氫銨應具有的性質是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揮發(fā)性 C.受熱易分解
(3)碳酸氫銨與熟石灰反應的方程式為NH4HCO3+Ca(OH)2═CaCO3+2X+NH3↑,則X的化學式是__;施用該類肥料時,要避免與___(填“酸”或“堿”)性物質混用,否則會減低肥效。
B; AC; H2O; 堿性; 【解析】(1)碳酸氫銨中含有氮元素,屬化學肥料中的氮肥; (2)根據注意事項:防潮防曬,可知碳酸氫銨應具有的化學性質是熱穩(wěn)定性差,物理性質是易溶于水; (3)由NH4HCO3+2NaOH=Na2CO3+2X+NH3↑可知,每個X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則X的化學式是H2O;據此判斷施用該類肥料時,要避免與堿性物質混用,否則會降低肥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海水曬鹽能夠得到粗鹽和鹵水。鹵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質,下圖是它們的溶解度曲線。完成下列填空。
(1)在t1℃時,向100 g水中加入150 g MgCl2,形成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將其溫度升高到t2℃時,此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2)t1℃時,MgCl2、KCl和MgSO4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將t2℃時MgCl2、KCl和MgSO4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可能會析出的晶體有 (填字母序號)。
A.MgCl2和KCl B.只有MgSO4 C.MgCl2、KCl和MgSO4
(1)飽和; 50%; (2)MgCl2 C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1)在t1℃時,氯化鎂的溶解度為60g,故向100 g水中加入150 g MgCl2,形成飽和溶液,將其溫度升高到t2℃時,溶解度為100g,故此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g/(100g+100g)×100%=50%;(2)根據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面是初中化學中幾個重要的對比實驗.
(1)實驗1中,觀察到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可得出可燃物燃燒的一個條件為__。燃料的燃燒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能量,常見的三種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其中天然氣在空氣中燃燒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2)實驗2中,觀察到A燒杯中的現象,可驗證分子具有______的性質。
(3)實驗3中,對比鐵釘表面的不同現象,可推知鐵生銹的條件是與_____同時接觸。鐵銹可用稀鹽酸除去,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4)實驗4中,對比兩支試管內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說明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CH4+O2 CO2+H2O 不斷運動; 氧氣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1)白磷的著火點是40℃,80℃的熱水可使其達到,而紅磷的著火點高,熱水不能使其達到,說明燃燒的一個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