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2755  152763  152769  152773  152779  152781  152785  152791  152793  152799  152805  152809  152811  152815  152821  152823  152829  152833  152835  152839  152841  152845  152847  152849  152850  152851  152853  152854  152855  152857  152859  152863  152865  152869  152871  152875  152881  152883  152889  152893  152895  152899  152905  152911  152913  152919  152923  152925  152931  152935  152941  152949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青蒿素是從草本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種抗瘧疾藥,是我國唯一被世界承認的原創(chuàng)新藥,其化學式為C15H22O5,下列有關青蒿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屬于氧化物B.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D.一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22個氫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掌握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關鍵.下列化學用語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
A.4H-4個氫元素
B.CO2-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C.Zn2+-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D.$\stackrel{+2}{Mg}$O-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在一次化學實驗中,同學們將飽和硫酸銅溶液逐滴加到5mL飽和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以下異常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序號滴加CuSO4溶液的量實驗現(xiàn)象
第1~6滴產生藍色沉淀,但振蕩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藍色溶液
第7~9滴產生藍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振蕩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漸變成黑色
已知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寫出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
【提出問題】實驗①中藍色沉淀為什么消失?
【查閱資料】
Ⅰ.氫氧化銅在室溫下溫度,70℃~80℃時分解生成氧化銅.
Ⅱ.銅酸鈉[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藍色.
【猜想與假設】
Ⅰ.藍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氫氧化銅發(fā)生分解反應.
Ⅱ.藍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氫氧化銅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形成亮藍色溶液.
甲同學認為猜想Ⅰ不成立,理由是氫氧化銅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
乙同學為驗證猜想Ⅱ,進行了如下實驗.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1號試管,…
2號試管,藍色固體不消失
3號試管,藍色固體減少
4號試管,藍色固體消失,得到亮藍色溶液
【解釋與結論】
(1)1號試管中現(xiàn)象為藍色固體不消失.
(2)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氫氧化銅能溶解在高于20%的NaOH中形成亮藍色溶液.
【反思與評價】
丙同學推知飽和硫酸銅溶液與飽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他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是藍色沉淀逐漸變?yōu)楹谏?/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利用下列裝置進行相關氣體制取的探究,請你分析并填空:

(1)寫出圖中儀器a名稱試管.
(2)實驗室中既可以用來制取氧氣,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是B(填字母).
(3)用裝置A與C連接制取并收集氧氣,則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②(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并收集甲烷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AC或A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下列四個實驗都用到水,請回答:

(1)實驗A中水作為反應物,該實驗中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
(2)實驗B集氣瓶水的作用是防止鐵燃燒形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集氣瓶.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3)實驗C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最終水面停留的刻度約在1處.
(4)實驗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和隔絕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善于梳理化學知識,能使你頭腦更聰明.以下有錯誤的一組是( 。
A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B化肥知識
蠟燭燃燒--放熱反應
碳還原二氧化碳--吸熱反應
鉀肥作用--增強抗寒、抗旱能力
使用事項--不能與堿性物質共用
C元素與人體健康D化學原理解釋生活常識
缺鋅--易引起食欲不振,發(fā)育不良
缺鈣--易骨質疏松或得佝僂病
用氫氧化鈉去油污--與油脂反應
用汽油除去油污--溶解作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的是空氣成分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M、N、Q均為混合物B.M、N、Q均為純凈物C.N可用于食品防腐D.M可用來制造炸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不相符的是( 。
A.2O--2個氧原子B.Al3+--氯離子
C.2H2O--2個水分子D.$\stackrel{-2}{O}$--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某同學在實驗室驗證鹽酸化學性質時,將碳酸鈉溶液倒入裝有稀鹽酸的燒杯中看到有氣泡產生.為了解兩種物質間的反應情況,他決定從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組成入手進行探究.
(1)小明對反應后溶液溶質組成了兩種猜想,請你再補充一種猜想
猜想1:溶質為NaCl和Na2CO3
猜想2:溶質為NaCl和HCl
猜想3:溶質為NaCl
(2)比較三種猜想,說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碳酸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  
(3)小明設計兩個不同的實驗方案,用來驗證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寫如表.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方法一取少量反應后溶液,加入鋅粒有氣泡產生猜想2成立
方法二取少量反應后溶液,加入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2成立
(4)反思與評價:請你判斷方法二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不正確;氯化鈉也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氯化銀沉淀,所以不能證明是否含有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t1°C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是A< B(填“>”、“<”或“=”,下同).
(2)將t3°C的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200g,降溫至t1°C,析出晶體的質量關系是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