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5858  145866  145872  145876  145882  145884  145888  145894  145896  145902  145908  145912  145914  145918  145924  145926  145932  145936  145938  145942  145944  145948  145950  145952  145953  145954  145956  145957  145958  145960  145962  145966  145968  145972  145974  145978  145984  145986  145992  145996  145998  146002  146008  146014  146016  146022  146026  146028  146034  146038  146044  146052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放在一密閉玻璃容器中的干冰一會變成了二氧化碳氣體,關于這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個變化的本質是分子破裂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了新分子
B.在該變化過程中分子間的間隙增大,分子的數目增加
C.如果在該容器加入紫色石蕊試液,石蕊變成藍色
D.可觀察到容器的內外壁上有許多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實驗一:某小組用如圖1裝置進行CO2與空氣密度大小比較的實驗.
裝置:如圖1,玻璃管內裝有一根銅絲,銅絲上等距離系有11個棉球,兩端與干燥管相連.
實驗:玻璃管上段和下段的各5個棉球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干燥管內塞入用稀NaOH潤濕的棉球.0號棉球內預先包有少量K2CO3粉末,用注射器通過管壁小孔向0號棉球緩慢注入0.5mL的稀H2SO4

(1)玻璃管內選用銅絲固定棉球,從金屬活動性考慮,是由于銅絲不與硫酸反應;注入0號棉球內的稀H2SO4能否用濃鹽酸代替?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溶于水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2)該實驗可觀察到的現象是下面的5個球顏色變紅,實驗中,還可觀察到上段1號棉球變色.從微觀角度看,可得到的結論是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實驗二:小斌受到上述實驗的啟發(fā),用如圖2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
(1)打開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兩條用紫色石蕊試液潤濕的試紙發(fā)生的相同變化是變紅色,不同變化是下面的先變紅色上面的后變紅色,小斌從課教材實驗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變色,因而她認為以上兩個變化驗證的二氧化碳的性質依序是能和水反應生成酸,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用化學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
(2)小莉認為小斌的裝置還可以同時驗證: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小莉對實驗進行的簡單改進,具體措施是:在支管口接上導管通入一個放有燃燒蠟燭的燒杯、在大試管內裝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3)與教材實驗比較,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裝置簡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近年來,環(huán)境問題備受關注,化學學科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重大責任.
(1)膜分離是其中一種常用的分離技術,二氧化硅(SiO2)能用于制造CO2分離膜,
CO2通過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圖所示),轉化為可作氮肥的NH4HCO3
①SiO2屬于氧化物物(填物質類別).
②NH4HCO3固體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5:48.
(2)近年來有科學家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鈉)處理含二氧化硫的廢氣,該方法的流程圖如下:
上圖從海水最終得到NaCl(產品)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此流程中共發(fā)生4個化學反應,寫出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frac{\underline{\;點燃\;}}{\;}$2HCl.以上方案的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用如圖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
(1)開始反應前a,b兩管內部充滿液體,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則a管下方導線應接電源的負級(填“正”或“負”),用帶火星的木條驗證b管中的氣體,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說明水是一種化合物的實驗亊實是水分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8g制氧氣,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有50%的氯酸鉀分解,將剩余的固體冷卻稱量,其質量為23.2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的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物質abcd
反應前質量(g)1010102
反應后質量(g)待測2212
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d可能是催化劑
B.反應中a、b物質的質量比為7:2
C.b物質可能是單質
D.a、b兩種物質中元素種類一定與c物質的元素種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表示某個化學反應,據圖分析判斷,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反應中乙、丙兩物質都屬于單質
C.圖示中x的數值為4
D.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國家飲用水標準規(guī)定,飲用水的硬度是:含鈣鎂化合物的量低于450mg/L.我市飲用水的硬度經測定為270mg/L.你認為下列說法沒有道理的是(  )
A.水的硬度太大,口感不好,容易使煮水的器具產生水垢
B.我市的飲用水的硬度沒有超過國家的規(guī)定,是達標的
C.純凈水中沒有鈣鎂化合物,所以用它洗衣服最合適
D.含有一定硬度的水可以補充鈣元素,對人體是有益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中子、電子均勻的分散在原子中
B.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但是原子不顯電性
C.同一原子中,質子數等于中子數
D.質子與電子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實驗室制取CO2的有關操作如圖,不正確的是( 。
A.
       檢查氣密性
B.
       制氣
C.
      收集
D.
          驗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