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4589  144597  144603  144607  144613  144615  144619  144625  144627  144633  144639  144643  144645  144649  144655  144657  144663  144667  144669  144673  144675  144679  144681  144683  144684  144685  144687  144688  144689  144691  144693  144697  144699  144703  144705  144709  144715  144717  144723  144727  144729  144733  144739  144745  144747  144753  144757  144759  144765  144769  144775  144783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計算下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直接寫出結果)
CO244(NH42SO4132  CaCO3100  KClO31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保健品主要成分為碳酸鈣,請計算下列問題:(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1)碳酸鈣化學式量是多少?
(2)碳酸鈣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多少?
(3)多少克碳酸鈣中氧元素的質量與108g水中氧元素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部分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錐形瓶;
(2)使用B裝置制取氣體,反應物的狀態(tài)要求是:固液;
(3)實驗室制取氣體時,組裝好儀器后進行的必要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該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制得氨氣.制取氨氣應選擇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分別是A和D;
(6)如用圖F裝置收集O2,氣體應從a進入(填接口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氧氣的實驗,請回答:

(1)指出儀器名稱:①試管,②集氣瓶.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C(填字母).他在裝藥品前應該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的炸裂;你認為該裝置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在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實驗完畢后,應先從水中撤離導氣管,再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而引起試管的炸裂.
(3)若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還需要用到二氧化錳(填藥品名稱),其起催化作用,若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用裝置D(填字母),這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性質.
(4)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檢驗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的操作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收集滿了.
(5)實驗結束后,有人問:“我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為什么不會復燃?”請你推測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可能是裝置氣密性不好,導致沒有收集到氣體(寫出一個合理答案).
(6)某同學查閱資料獲知: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fā)生裝置炸裂.你認為圖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A;如果用圖2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b(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對滴管正確使用方法敘述錯誤的是( 。
A.滴瓶上的滴管,取用試劑后不用洗滌立即回位
B.膠頭滴管可連續(xù)在不同試劑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處
D.用滴管向試管中滴加試劑時,滴管要垂直懸空,不得伸入試管或與試管壁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請結合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儀器的名稱:鐵架臺.
(2)用高錳酸鉀固體制氧氣,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A”、“B”或“C”),裝入藥品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加熱高錳酸鉀制備氧氣通常會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原因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4)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收集裝置選E(填字母序號);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收集裝置也可以選D(填字母序號).
(5)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反應裝置是B(填“A”、“B”或“C”),反應文字表達式是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
(1)指出圖中下述儀器名稱:
A酒精燈,B試管.
(2)請寫出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給固體物質加熱時,試管口一般要略向下傾斜,請解釋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
(4)加熱高錳酸鉀,開始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當集氣瓶內的水完全排出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把集氣瓶小心移出水槽后,瓶子應正放,這是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5)實驗室除了可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之外,還可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小平同學仔細比較了這兩種方法,他覺得第二種方法具備兩個明顯的優(yōu)點,請你寫出這兩個優(yōu)點:
(1)節(jié)約能源,(2)裝置簡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通常不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物覆蓋在固體的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為此,該小組設立研究課題: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和適當?shù)姆磻獪囟戎迫《趸迹?br />【實驗一】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時,用裝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l(wèi)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硫酸,記錄15分鐘內生成氣體的體積,見下表:
試管編號12345
硫酸濃度(%)1520253035
氣體體積(mL)3547555142
【實驗二】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
操作:往盛有l(wèi)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相同合適濃度而不同溫度的硫酸溶液,觀察反應的情況,記錄如下表:
試管編號ABCDE
溫度(℃)4050607080
現(xiàn)象和比較有少量氣泡氣泡比A號
試管多
氣泡明顯比B號
試管多
大量氣泡產(chǎn)生,與常溫用鹽酸反應相似反應激烈,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
請根據(jù)本次活動的研究目的,分析處理以上兩個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1)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25%.
(2)在合適的硫酸濃度下,應選擇最合適的反應溫度為70℃.
(3)除選用適當?shù)臏囟群秃线m濃度的硫酸之外,在反應過程中,為防止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上,應增加
搖動試管操作,更有利于氣體的制備.
(4)該研究小組為了研究碳酸鈣固體顆粒大小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試管編號AB
試管內藥品1g塊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1g粉末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現(xiàn)象和比較有少量氣泡迅速產(chǎn)生較多氣泡
(5)根據(jù)上述實驗研究,你覺得在圖1、圖2、圖3的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的裝置中,最佳選用丙(填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生產(chǎn)化肥尿素[CO(NH22](雜質不含氮元素)的企業(yè),作了一個大型戶外廣告,如圖所示,根據(jù)相關信息計算:
(1)尿素的化學式量?
(2)尿素中碳、氧、氮、氫元素的質量比?
(3)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精確到0.1%)
(4)通過計算判斷該廣告屬于虛假(填“虛假”或“真實”)廣告.
(5)180g尿素含有多少g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實驗小組欲證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稱取x g膽礬晶體,研細后加入10mL蒸餾水溶解;
②將足量的NaOH溶液與上述溶液充分反應,生成藍色沉淀,過濾后洗滌沉淀;
③將所得沉淀轉移到坩堝中,均勻緩慢加熱至完全變?yōu)楹谏,研細備用?br />④按下表中的質量混合好固體后,在相同條件下加熱,并與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較,實驗時間均以生成50mL氣體為準(見圖甲),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編號KClO3質量(g)其他物質質量(g)待測數(shù)據(jù)
12.0
22.0CuO  0.5
32.0MnO2 0.5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的x應至少稱取1.6 g(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上述實驗步驟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①②③(填序號).
(2)表格中的“待測數(shù)據(jù)”是指生成50mL氣體所需時間.
(3)為了較準確地測量氣體體積,在讀取反應前后量氣管中液面的讀數(shù)的過程中,應注意ad(填字母編號).
a.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b.讀數(shù)前不能移動量氣管和水準管
c.保持水準管靜止,待水準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時,立刻讀數(shù)
d.讀數(shù)前應上下移動水準管,待兩管液面相平再讀數(shù)
(4)若50mL量氣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圖乙所示,A與B刻度間相差1mL,刻度A為20,則此時氣體的讀數(shù)為20.8mL.
(5)如果要進一步探究CuO在反應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請完成后續(xù)實驗.(提示:可從催化劑的概念完成實驗.)
   實驗步驟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實驗表明,加入CuO后產(chǎn)生O2的速率比未加入時快得多CuO能加快KClO3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