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復習基礎練習11《中和反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小組探究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規(guī)律,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有關該實驗事實的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時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
B.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鹽酸中
C.B點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D.C點時,溶液中溶質(zhì)只有氯化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復習基礎練習11《中和反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中和反應在生活生產(chǎn)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C. 用鹽酸除去鐵銹
D. 用氨水(NH3·H2O)處理工廠污水中的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復習基礎練習11《中和反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來探究中和反應的規(guī)律時,其溶液的pH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則a點表示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 )
A. HCl NaOH B. NaCl C. NaCl NaOH D. NaCl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復習基礎練習11《中和反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室溫時,隨著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質(zhì)量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溫度的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a點溶液中有兩種溶質(zhì)
B. b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
C. c點燒杯內(nèi)液體的pH=7
D. d點溶液中較多的Ba2+、OH﹣、SO4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復習基礎練習11《中和反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下列圖象能正確描述對應關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復習基礎練習11《中和反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并用其測定某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實驗一:37%的濃鹽酸(密度為1.19g/mL)、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量筒、細口瓶等
實驗步驟:
(1)計算:配制74g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需要37%的濃鹽酸的體積為 mL(精確到0.1mL,下同);需要蒸餾水的體積為 mL(水的密度為1.0g/mL)。
(2)量。河昧客卜謩e量取相應的濃鹽酸和蒸餾水。
(3) 。
(4)裝瓶并貼上標簽。
實驗二:用上述配制的稀鹽酸加入到20g某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pH的變化情況如右圖所示。試計算該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在答題卡上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復習基礎練習11《中和反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下圖是甲、乙兩位同學一起在實驗室進行的氫氧化鈉與鹽酸中和反應的實驗。
(說明:圖中A1、A2、A3、B1、B2、B3均為溶液編號)
根據(jù)上圖實驗,請你與甲、乙同學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環(huán)節(jié) | 甲同學的探究 | 乙同學的探究 |
提出問題 | A3溶液為什么不變紅? | B3溶液中溶質(zhì)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計) |
作出猜想 | 實驗過程中,酚酞變質(zhì)了。 |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
實驗驗證 |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試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變紅,說明甲同學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鐵粉的試管中,觀察到有無色氣泡產(chǎn)生,固體逐漸減少,溶液由無色變?yōu)?u> 。據(jù)此,你認為乙同學的猜想 (填“一”或“二”)成立。 |
交流反思 | (1)甲、乙同學的實驗中,反應均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是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復習基礎練習11《中和反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酸溶液和堿溶液混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某班級同學開展如圖1所示相關的實驗.下面是兩個小組的實驗
記錄與分析.請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甲組同學往一定體積10%的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中滴加10%的鹽酸(室溫下),反應中溶液溫度的變化記錄如下:
加入鹽酸的體積(V)/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溶液溫度上升 (△t)/℃ | 5.6 | 9.8 | 12.1 | 16.3 | 18.5 | 17.1 | 15.2 | 14.6 | 13.5 | 12.6 |
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分析:
①當加入鹽酸體積為__mL時,表明NaOH與HCl恰好完全反應.此判斷的依據(jù)是__.
②當加入6mL鹽酸時,燒杯中溶液仍然呈紅色,該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有酚酞和__.
③教材指出:酸與堿中和反應的結果是酸和堿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圖2描述的是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zhì),請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甲、乙處應填入的化學符號依次是__、__.
(2)請你參與完成乙組同學的實驗記錄與分析.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分析與結論 |
步驟一:往裝有氫氧化鈉溶液樣品的試管中先滴加2~3滴的 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鹽酸 | 現(xiàn)象一:有氣泡產(chǎn)生 現(xiàn)象二:__ | 1.該氫氧化鈉溶液樣品已變質(zhì) 2.溶液堿性消失 |
步驟二:取步驟一反應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該氫氧化鈉溶液樣品 | 現(xiàn)象一:有氣泡產(chǎn)生 現(xiàn)象二:溶液開始不變色,后逐漸變成紅色 | 1.產(chǎn)生“氣泡”這一現(xiàn)象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 2.所取的步驟一反應后的溶液pH__7(填“<”、“=”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