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純凈物R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兩種物質(zhì).實驗測得1.6g該純凈物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g水,關于該純凈物的組成說法正確的是( )
A.R中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R中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C.R中一定含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zhì)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
B.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主要是通過化學變化來實現(xiàn)
C.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D.可燃物在空氣中不一定能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裝有鉑催化劑,尾氣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圖表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Ⅰ中的反應物分子有三種
B.反應Ⅱ中各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
C.反應Ⅱ中參加反應的二氧化氮與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D.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對空氣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是根據(jù)一些實驗事實推理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錯誤的是( )
序號 | 實驗事實 |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
A |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 反應物濃度 |
B |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 反應溫度 |
C | 大塊木頭不易點燃,而刨成非常薄的片狀卻易點燃 | 反應物的種類 |
D | 雙氧水在常溫下緩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 有、無催化劑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物質(zhì)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zhì)量/g | 18 | 1 | 2 | 32 |
反應后質(zhì)量/g | 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后甲的質(zhì)量為13g
B.反應中乙、丁的質(zhì)量比為4:5
C.乙是反應物
D.物質(zhì)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 )
A.用等量、等濃度的雙氧水制氧氣
B.將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C.將水通電一段時間
D.等質(zhì)量CaCO3分別與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足量)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6年全國兩會對我國的污染治理給予了高度關注.
(1)高鐵酸鈉(Na2FeO4)是高鐵上常用的一種“綠色環(huán)保高效”消毒劑.高鐵酸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
(2)汽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使用甲醇(CH3OH)作為汽車的燃料,可以減少汽車尾氣帶來的空氣污染.寫出甲醇完全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3)汽車尾氣、工業(yè)尾氣中的二氧化氮是一種氣體污染物,在一定條件下氨氣和二氧化氮反應能轉(zhuǎn)化為無害的氮氣和水,試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能源、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將其轉(zhuǎn)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
(3)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chǎn)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
②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3O2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5年第21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核心議題是碳排放及全球氣候變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兩個過程: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氣.②自然界中的水體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從物質(zhì)轉(zhuǎn)化的角度看,上述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而產(chǎn)物卻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如圖所示:
①完善步驟1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為確定步驟2中的碳酸鈣是否完全分解,設計的實驗步驟為: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過量 溶液,若觀察到試管內(nèi) .則分解不完全(已知CaO與稀鹽酸反應五明顯現(xiàn)象).
③關于上述設想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原料可循環(huán)利用 B、利用太陽能,節(jié)約能源 C、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3)捕捉的二氧化碳可被壓縮成液態(tài),封存在地質(zhì)結(jié)構(gòu)中.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能夠壓縮成液態(tài)的原因是 .
(4)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反應,生成一種產(chǎn)物,實現(xiàn)“零排放”,該反應類型為 ;這種產(chǎn)物是 (填字母)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酸(CH2O2) D.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隨著對“火”的認識和使用,人類能夠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1)如圖1所示,古人“鉆木取火”過程中,快速搓動木棍使底部的干草著火,從“燃燒條件”分析:“鉆木”為干草燃燒提供的條件是 ;
(2)形狀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氣體中燃燒的現(xiàn)象如表所示,回答問題:
不同氣體中 | 在空氣中 | 在氧氣中 | 在臭氧中 |
實驗現(xiàn)象 | 紅熱 | 劇烈燃燒 | 非常劇烈地燃燒 |
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
①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劇烈的微觀原因是 .
②根據(jù)表中信息,寫一條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 .
(3)如圖2所示,1860年英國化學家法拉第做了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經(jīng)研究:子火焰中燃燒物為石蠟蒸汽,子火焰為石蠟蒸汽燃燒產(chǎn)生的.
①蠟燭能產(chǎn)生母火焰這一現(xiàn)象,證明石蠟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 (寫一點,下同),化學性質(zhì)是 .
②該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導氣管不宜太長,其原因是 .
(4)發(fā)生火災時,對于被困人員來說,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填標號).
A.盡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離
B.煙很大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C.火勢較大時,乘坐電梯快速逃生.
D、升上著火時,不要亂跑,可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