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2220  142228  142234  142238  142244  142246  142250  142256  142258  142264  142270  142274  142276  142280  142286  142288  142294  142298  142300  142304  142306  142310  142312  142314  142315  142316  142318  142319  142320  142322  142324  142328  142330  142334  142336  142340  142346  142348  142354  142358  142360  142364  142370  142376  142378  142384  142388  142390  142396  142400  142406  142414  211419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純凈物R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兩種物質(zhì).實驗測得1.6g該純凈物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g水,關于該純凈物的組成說法正確的是( )

A.R中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R中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C.R中一定含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zhì)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

B.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主要是通過化學變化來實現(xiàn)

C.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D.可燃物在空氣中不一定能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裝有鉑催化劑,尾氣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圖表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Ⅰ中的反應物分子有三種

B.反應Ⅱ中各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

C.反應Ⅱ中參加反應的二氧化氮與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D.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對空氣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是根據(jù)一些實驗事實推理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錯誤的是( )

序號

實驗事實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A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反應物濃度

B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反應溫度

C

大塊木頭不易點燃,而刨成非常薄的片狀卻易點燃

反應物的種類

D

雙氧水在常溫下緩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有、無催化劑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物質(zhì)

反應前質(zhì)量/g

18

1

2

32

反應后質(zhì)量/g

未知

26

2

1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后甲的質(zhì)量為13g

B.反應中乙、丁的質(zhì)量比為4:5

C.乙是反應物

D.物質(zhì)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 )

A.用等量、等濃度的雙氧水制氧氣

B.將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C.將水通電一段時間

D.等質(zhì)量CaCO3分別與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足量)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6年全國兩會對我國的污染治理給予了高度關注.

(1)高鐵酸鈉(Na2FeO4)是高鐵上常用的一種“綠色環(huán)保高效”消毒劑.高鐵酸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

(2)汽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使用甲醇(CH3OH)作為汽車的燃料,可以減少汽車尾氣帶來的空氣污染.寫出甲醇完全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汽車尾氣、工業(yè)尾氣中的二氧化氮是一種氣體污染物,在一定條件下氨氣和二氧化氮反應能轉(zhuǎn)化為無害的氮氣和水,試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能源、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將其轉(zhuǎn)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3)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chǎn)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②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3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5年第21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核心議題是碳排放及全球氣候變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兩個過程: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氣.②自然界中的水體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從物質(zhì)轉(zhuǎn)化的角度看,上述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而產(chǎn)物卻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是

(2)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如圖所示:

①完善步驟1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為確定步驟2中的碳酸鈣是否完全分解,設計的實驗步驟為: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過量 溶液,若觀察到試管內(nèi) .則分解不完全(已知CaO與稀鹽酸反應五明顯現(xiàn)象).

③關于上述設想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原料可循環(huán)利用 B、利用太陽能,節(jié)約能源 C、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3)捕捉的二氧化碳可被壓縮成液態(tài),封存在地質(zhì)結(jié)構(gòu)中.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能夠壓縮成液態(tài)的原因是

(4)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反應,生成一種產(chǎn)物,實現(xiàn)“零排放”,該反應類型為 ;這種產(chǎn)物是 (填字母)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酸(CH2O2) D.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隨著對“火”的認識和使用,人類能夠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1)如圖1所示,古人“鉆木取火”過程中,快速搓動木棍使底部的干草著火,從“燃燒條件”分析:“鉆木”為干草燃燒提供的條件是

(2)形狀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氣體中燃燒的現(xiàn)象如表所示,回答問題:

不同氣體中

在空氣中

在氧氣中

在臭氧中

實驗現(xiàn)象

紅熱

劇烈燃燒

非常劇烈地燃燒

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①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劇烈的微觀原因是

②根據(jù)表中信息,寫一條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

(3)如圖2所示,1860年英國化學家法拉第做了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經(jīng)研究:子火焰中燃燒物為石蠟蒸汽,子火焰為石蠟蒸汽燃燒產(chǎn)生的.

①蠟燭能產(chǎn)生母火焰這一現(xiàn)象,證明石蠟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 (寫一點,下同),化學性質(zhì)是

②該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導氣管不宜太長,其原因是

(4)發(fā)生火災時,對于被困人員來說,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填標號).

A.盡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離

B.煙很大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C.火勢較大時,乘坐電梯快速逃生.

D、升上著火時,不要亂跑,可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