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6屆福建省南安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生活中的變化與現象是化學學科的特有思維方式。
(1)從微觀的角度認識化學變化有助于理解反應的實質。
上圖為氫氣燃燒生成水的微觀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圖中化學反應的表達式 ,該反應屬于 (“化合”或“分解”)反應。
②從宏觀上看,水是由 組成;從微觀上看水分子是由 構成。
③從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過程中, 可分,而 不能再分。
(2)用微粒的觀點解釋。
①墻里開花墻外香的原因是 。
②用注射器抽取一些空氣后堵住氣口,推動活塞,體積變小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福建省南安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豆?jié){被稱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異黃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根據異黃酮的化學式進行計算:
(1)異黃酮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2)異黃酮中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3)22.2 g 異黃酮中含有 g 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東臺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活中的下列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凍三尺 B.海水揮發(fā) C.死灰復燃 D.玻璃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東臺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表示的是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間的包含與不包含關系,若最大圓圈代表純凈物,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單質、③氧化物
C.①單質、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東臺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單質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B.該反應有2種生成物
C.每個生成物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
D.參加反應的“”和“ ”分子的個數比是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東臺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明膠常應用于制藥和食品工業(yè),其所含的一種蛋白質在人體內水解,可得產物之一是苯丙氨酸(C9H11O2N)。下列關于苯丙氨酸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氧化物
B.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
C.由23個原子構成
D.各元素的質量比為9∶1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東臺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空氣中放置較長時間的銅片,表面會形成一層薄膜,其中含有Cu2(OH)2CO3。若該物質通過化合反應生成,反應物除了Cu外,還有N2、O2、CO2、H2O中的
A.一種 B.兩種 C.三種 D.四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東臺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可能是單質
B.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若消耗6 g的乙,則生成34g的丙
D.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東臺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若要收集較純的氧氣,觀察到 現象時,再開始收集氣體。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將裝置A和E連接,實驗操作有:
a.停止加熱
b.固定試管
c.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d.裝藥品并在試管口處放一小團棉花
e.加熱,收集氧氣。
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 ,該操作編號f,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