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9.同學們對制作糕點常用膨松劑Na2CO3或NaHCO3進行了下列探究.
【查閱資料】
表1
20℃8%Na2CO3溶液8%NaHCO3溶液
pH10.68.0
表2
溶解度10℃20℃30℃40℃
Na2CO312.5g21.5g39.7g49.0g
NaHCO38.1g9.6g11.1g12.7g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質差異的探究
(1)現(xiàn)有20℃時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酸堿性:取樣于試管中,分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均顯藍色;酸堿度: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填“>”或”“<”).
(2)穩(wěn)定性:按圖1,實驗中可觀察乙燒杯中的石灰水變渾濁,對應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HCO3_Na2CO3+H2O+CO2↑.
結論:在受熱條件下,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穩(wěn)定性強(填“強”或“弱”).
(3)利用溶解度鑒別NaHCO3和Na2CO3:分別取Xg兩種固體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過觀察溶解現(xiàn)象來區(qū)分,X可以是下列的A.(選填A、B或C)
A.2g      B.0.96g      C.0.5g
【問題討論】
(4)實驗結束時,應先B(選填A或B).
A.熄滅酒精燈   B.將甲、乙燒杯移開
(5)甲認為探究穩(wěn)定性實驗中,由于受熱時兩物質溫度不同,不能得到(2)中的結論,經(jīng)對裝置設計討論后一致認為可以得到上述結論,理由是碳酸氫鈉的受熱溫度低于碳酸鈉的受熱溫度.
【探究二】測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0.0g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圖2,夾持裝置略)

【問題討論】
(6)實驗前先通一段時間的空氣的目的是把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排盡;
(7)A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若沒有裝置E,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測定結果會偏大(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8)停止加熱后,仍繼續(xù)通入空氣一段時間,目的是把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含量測定】
(9)測得裝置D的質量實驗前為122.2g,實驗后為124.4g,計算該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要有計算過程)
【知識拓展】
(10)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氣體可以生成NaHCO3,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CO3+CO2+H2O=2NaHCO3

分析 【探究一】
根據(jù)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斷相關方面的問題;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探究二】
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
堿石灰能夠吸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

解答 解:【探究一】
(1)現(xiàn)有20℃時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酸堿性:取樣于試管中,分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均顯藍色;
酸堿度:NaHCO3溶液<Na2CO3溶液.
故填:藍;<.
(2)穩(wěn)定性:按圖1,實驗中可觀察乙燒杯中的石灰水變渾濁,對應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_Na2CO3+H2O+CO2↑.
故填:乙;2NaHCO3_Na2CO3+H2O+CO2↑.
結論:在受熱條件下,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穩(wěn)定性強.
故填:強.
(3)分別取Xg兩種固體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過觀察溶解現(xiàn)象來區(qū)分,X可以是下列的A,因為2g碳酸鈉能夠完全溶解,而碳酸氫鈉不能完全溶解.
故填:A.
【問題討論】
(4)實驗結束時,應先將甲、乙燒杯移開.
故填:B.
(5)經(jīng)對裝置設計討論后一致認為可以得到上述結論,理由是:碳酸氫鈉的受熱溫度低于碳酸鈉的受熱溫度.
故填:碳酸氫鈉的受熱溫度低于碳酸鈉的受熱溫度.
【探究二】
(6)實驗前先通一段時間的空氣的目的是把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排盡.
故填:把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排盡.
(7)A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若沒有裝置E,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會進入D中,導致測定的二氧化碳質量偏大,從而導致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測定結果會偏大.
故填: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偏大.
(8)停止加熱后,仍繼續(xù)通入空氣一段時間,目的是把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故填:把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9)設碳酸氫鈉的質量為x,
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124.4g-122.2g=2.2g,
2NaHCO3_Na2CO3+H2O+CO2↑,
168                                      44
x                                         2.2g
168x=442.2g
x=8.4g,
該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8.4g10g×100%=84%,
答:該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84%.
(10)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氣體可以生成NaHCO3,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CO3+CO2+H2O=2NaHCO3
故填:Na2CO3+CO2+H2O=2NaHCO3
答案:
【探究一】
(1)藍;<;
(2)乙;2NaHCO3_Na2CO3+H2O+CO2↑;強;
(3)A;
(4)B;
(5)碳酸氫鈉的受熱溫度低于碳酸鈉的受熱溫度;
(6)把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排盡;
(7)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偏大;
(8)把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9)84%.
(10)Na2CO3+CO2+H2O=2NaHCO3;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如圖是稀釋濃硫酸實驗的示意圖.
(1)寫出圖中a、b兩種儀器的名稱:
a玻璃棒,b量筒.
(2)b容器所盛的試劑是濃硫酸(填“水”或“濃硫酸”).
(3)稀釋時,若兩種試劑添加順序顛倒,將會發(fā)生酸液飛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向試管中滴加液體
B.
給試管中液體加熱
C.
聞氣體的氣味
D.
檢查裝置氣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儀器與對應用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量筒--用于液體藥品反應B.試管--用于少量試劑反應容器
C.膠頭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體D.集氣瓶--用于收集和儲存少量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請指出圖中向試管中傾倒液體的操作上的錯誤.
(1)試劑瓶瓶口沒有緊挨試管口;
(2)標簽沒有向著手心;
(3)瓶塞沒有倒放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如圖所示是兩組重要的對比試驗.

(1)試驗1中,B燒杯的作用是進行對比.
(2)實驗2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A中酚酞布條不變色,B中酚酞布條變紅色,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氨氣不顯堿性,氨氣和水反應生成的物質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氧氣,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氧氣
B.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的質量約占空氣質量的15
C.從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食品保鮮的保護氣
D.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數(shù)目越大,空氣質量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行為與“綠色環(huán)�!崩砟畈幌喾氖牵ā 。�
A.使用清潔能源代替煤和石油產品
B.鼓勵購買汽車作交通工具
C.開發(fā)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燃燒
D.使用催化凈化裝置,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學了實驗室制取氧氣,你應該能夠解決如下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a是酒精燈,b是分液漏斗.
(2)如果使用B裝置制取氧氣,b中應放過氧化氫溶液,錐形瓶中應放二氧化錳.
(3)初中階段,若是加熱固體制取氣體,發(fā)生裝置選用A(填字母,下同);固液常溫下反應放出氣體,發(fā)生裝置選B.某氣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收集裝置選D或E;某氣體能與 水反應且密度比空氣大,收集裝置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