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實驗證明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zhì).(寫清楚操作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堿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分析:氫氧化鈉既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也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因此驗證氫氧化鈉是否變質(zhì),只要證明碳酸鈉的存在即可.
解答:解:若要證明碳酸鈉,則根據(jù)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性質(zhì)的不同,應選一種和碳酸鈉溶液反應有明顯實驗現(xiàn)象但不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或者和氫氧化鈉反應但沒有明顯實驗現(xiàn)象)的物質(zhì).碳酸鈉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故答案為:
操作步驟 現(xiàn)象和結論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有氣泡產(chǎn)生,則氫氧化鈉固體變質(zhì) 
點評:本題有一定的難度,主要考查了有關堿和碳酸鹽的化學性質(zhì),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8年在中國市場鬧得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消費者對奶粉產(chǎn)生望而生畏的情緒.下列關于三聚氰胺的性質(zhì)描述中,屬于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白色晶體
B、無味,密度1.573g/cm3
C、溶于熱水,微溶于冷水
D、在高溫下會分解放出氰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濃鹽酸的商標.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某研究小組的同學欲用該鹽酸配制50mL 7.3%的稀鹽酸(此稀鹽酸的密度取1.0g/mL),需要該濃鹽酸
 
g.(計算結果保留整數(shù))
(2)用上述所配制稀鹽酸測定氫氧化鈉的含量.具體操作是:在被測的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上述所配制的稀鹽酸,并測量不同時間溶液的pH,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反應時間(秒)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鹽酸體積(mL)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①觀察上表發(fā)現(xiàn),當反應時間在
 
秒時,氫氧化鈉與鹽酸恰好完全中和;
②結合上表中滴入鹽酸體積與pH的變化數(shù)據(jù),試計算被測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計算結果精確至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堿”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堿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氫氧化鈉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如干燥
 
等氣體,氫氧化鈣可由生石灰與水反應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氫氧化鈣變質(zhì)是由于與空氣中的
 
發(fā)生反應的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因此氫氧化鈣應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M,核內(nèi)中子數(shù)為N的原子R,求其核外電子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氯化鈣樣品(雜質(zhì)是碳酸鈣)32.2g克放于燒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量的稀鹽酸,經(jīng)測定恰好與138.7克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4.4克,求:
(1)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
(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D、E是 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其中A、D是黑色固體,B、C、E是無色氣體,B與C的組成元素相同,且B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于C,氧化物D中含有常見金屬元素,該金屬元素的單質(zhì)在E氣體中燃燒時會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相互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物質(zhì)的化學式:A物質(zhì)是
 
,E物質(zhì)是
 

(2)B物質(zhì)的主要用途是
 
(說出一條).
(3)寫出E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試設計兩個實驗,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氣體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步驟、現(xiàn)象、結論及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或畫出實驗設計裝置圖,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在一次作業(yè)中出現(xiàn)如下幾個錯誤:①氧化鋁(AlO)②鈣元素(Cu)③鎂離子(Mg+2)④氧化鐵(Fe3O4),請你任選三個錯誤幫他訂正.
(1)
 
;
(2)
 
;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