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研究小組對自動充氣氣球(示意圖如圖)進行下列探究.
[查閱資料]該氣球充氣原理是:通過擠破液體包,使液體與白色粉末接觸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實現(xiàn)氣球自動充氣.
(1)為檢驗氣體是二氧化碳,可選用_____(填試劑名稱).
探究一:液體包內溶液酸堿性的探究
(2)室溫時,用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3,則該溶液呈_____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認為是碳酸鈣;乙同學認為是碳酸鈉;丙同學認為是碳酸氫鈉.
[設計并進行實驗]
(3)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攪拌,固體全部溶解,說明甲同學的猜想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
(4)室溫時,分別向盛有碳酸氫鈉、碳酸鈉和白色粉末樣品的錐形瓶中注入等體積、足量的10%鹽酸(裝置如圖2),記錄如表:
實驗編號 | 錐形瓶內物質 | 最終得到CO2體積/mL | |
名稱 | 質量/g | ||
① | 碳酸氫鈉 | 0.10 | V1 |
② | 碳酸鈉 | 0.10 | V2 |
③ | 白色粉末 | a | V1 |
實驗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a=_____;V1_____V2(填“>”、“<”或“=”).
[分析并得出結論]
(5)根據(jù)表中CO2體積與錐形瓶內物質質量的關系,實驗③與實驗①相同,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為碳酸氫鈉。
【答案】 澄清石灰水(或氫氧化鈣溶液) 酸 不正確 NaHCO3+HCl=NaCl+H2O+CO2↑ 0.10 >
【解析】(1)檢驗二氧化碳用到的是澄清石灰水,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氣體;(2)pH<7的溶液呈酸性,現(xiàn)用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3,則該溶液呈酸性;(3)碳酸鈣難溶于水,現(xiàn)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攪拌,固體全部溶解,說明該白色粉末不是碳酸鈣,即甲同學的猜想不正確;(4)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NaHCO3+HCl=NaCl+H2O+CO2↑;要探究白色粉末到底是碳酸鈉還是碳酸氫鈉,通過比較等質量的三種物質與相同的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氣體即可,故加入白色粉末的質量a為0.10g;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碳酸氫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質量比為:84:44,碳酸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質量比為106:44,故等質量的碳酸氫鈉、碳酸鈉與等體積、足量的10%鹽酸反應,碳酸氫鈉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更大,即V1>V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湖南省永州市】安全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下列氣體與空氣混合遇明火不會發(fā)生爆炸的是( )
A.氮氣 B.氫氣 C.液化石油氣 D.天然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標號②的儀器名稱:_________。
(2)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可選擇上圖中的_______(填標號)進行組裝,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可將②⑦⑩連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還應增加一個裝有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氣瓶。
(4)已知:一氧化氮(NO)是一種無色氣體,極易與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NO2)。為了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氣體,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實驗,其裝置如圖所示(加熱裝置和固定裝置均已略去):B為一個用金屬絲固定的干燥管,內裝塊狀碳酸鈣固體;E為一個空的蒸餾燒瓶;F是用于鼓入空氣的雙連打氣球。(銅絲和金屬絲都可以上下移動)
興趣小組同學在確定裝置氣密性良好并裝入藥品后,進行了以下操作:先將裝CaCO3的干燥管下移使CaCO3與稀HNO3反應產生CO2,觀察到裝置C中石灰水變渾濁后,將銅絲下移使之與稀HNO3起反應。
①先讓CaCO3與稀HNO3反應產生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銅絲和金屬絲設計成可以上下移動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寫出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證明E中收集到的氣體是N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下列關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兩者都屬于非金屬氧化物
B. 一氧化氮可發(fā)生氧化反應
C. 二氧化氮可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自制電解器電解水,為了加快電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少許硫酸鈉增強其導電性,當他在93.6g質量分數(shù)為5%的硫酸鈉溶液中通電一段時間后,正極上產生3.2g氧氣,負極上產生了0.4g氫氣,計算:
(1)電解掉的水的質量為_________g;
(2)該同學認為電解速率較慢,又繼續(xù)向通電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鈉,若要使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變?yōu)?/span>10%,則需要加入硫酸鈉固體的質量是多少?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同學們搭乘“化學地鐵”一起暢游物質世界吧!如圖所示,列車上的物質可與各站的對應物質發(fā)生一步進行的反應,方可駛向下一站。“2—5號站”各站的對應物質屬于不同類別的純凈物。
(1)若列車上的物質為“碳酸鈉溶液”。
①列車途經(jīng)“1號站”時,若指示劑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 色。
②列車途經(jīng)“2號站”時,若氧化物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氫鈉(NaHCO3)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列車途經(jīng)“3號站”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一個)。
(2)“碳酸鈉溶液”列車抵達“4號站”時,將列車上的物質更換為“稀鹽酸”后出發(fā)。
①與“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都能反應的“4號站”的對應物質為 (填一種)。②“稀鹽酸”列車途經(jīng)“5號站”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一個)。
③“稀鹽酸”列車途經(jīng)“1、2、3號站”時,原“碳酸鈉溶液”列車途經(jīng)某站的對應物質必須更換為 (寫一種物質),“稀鹽酸”列車方能走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1所示,圖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
(2)圖2是氧、鈉、硫、氯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①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shù)值是______________。
②氧和硫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______________相同。
③氯元素和鈉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用托盤天平稱量4.3g固體藥品時, 在讀數(shù)4.3g時,發(fā)現(xiàn)指針向右偏,則
A.添加砝碼 B.添加藥品 C.減少藥品 D.減少砝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鹽場曬鹽后所得的鹵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質,它們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1℃時,KCl和MgSO4兩溶液所含溶質質量一定相等
B. t2℃時,MgSO4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和降低溫度都能析出晶體
C. t3℃時,100gMgCl2的飽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 將t1℃時的KCl飽和溶液升溫到t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福建省廈門市】新裝修房室內存在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醛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B.甲醛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40%
C.苯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1 D.甲醛和苯都屬于無機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