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2.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或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雜質試劑操作方法
AKClK2CO3足量稀鹽酸過濾,蒸發(fā),結晶
B稀硫酸CuSO4適量Ba(OH)2溶液過濾
CNaCl溶液CaCl2適量的碳酸鈉溶液過濾,蒸發(fā),結晶
DN2O2銅網(wǎng)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
A.AB.BC.CD.D

分析 根據(jù)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 解:A、K2CO3能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fā),結晶,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稀硫酸和CuSO4均能與適量Ba(OH)2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CaCl2能與適量的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再過濾、蒸發(fā)即可,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D、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時可與銅發(fā)生反應生成氧化銅,而氮氣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故選:D.

點評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銅鎂合金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常用作飛機天線等導電材料.科研小組欲測定合金的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計),進行如下實驗:取銅合金10克放入燒杯,將140克稀硫酸分4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請計算:
次數(shù)1234
加入稀硫酸質量/克35353535
剩余固體質量/克9.18.27.36.5
(1)合金中鎂與銅的質量比為13:7.
(2)4次實驗中剩余固體減少量不相同的原因是第4次中硫酸沒能完全反應.
(3)所加稀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的基礎上,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出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
①連接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發(fā)現(xiàn)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在集氣瓶里裝進適量a體積的水,燃燒匙里放一小塊白磷,在酒精燈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熱,按圖示把集氣瓶中的空氣密封起來,把集氣瓶內的長導管伸到瓶底,長導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
③把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立即著火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同時放熱.
④待白磷燃燒熄滅后,稍加振蕩,白煙消失.
⑤待集氣瓶完全冷卻到室溫,量出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為b,整個集氣瓶的體積為c.
⑥根據(jù)a、b、c三個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在白磷開始燃燒到最后熄滅的過程中,集氣瓶內水面的變化情況是先下降后升高.
(2)若實驗成功,請寫出a、b、c三個數(shù)據(jù)應滿足的一個等式關系(b-a)=(c-a)×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要探究鎂、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
(1)試管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2)同學們經(jīng)討論后認為該方案可以優(yōu)化,丙試管的實驗是多余的.
(3)去掉多余的實驗,同學們將另兩只試管中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大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得到不溶物和濾液,并對不溶物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燒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實驗探究】向過濾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無氣泡產(chǎn)生,則不溶物的成分是銅;
②若有氣泡產(chǎn)生,則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銅、鐵,可能含有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關注健康.預防疾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青少年每天需要攝入60g~70g蛋白質
B.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的基礎物質,它屬于維生素
C.常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能夠調節(jié)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身體健康,有的還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
D.某人得了甲狀腺腫大,應適當補充一些碘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童童同學與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在實驗室里探究氫氧化鈣與稀鹽酸能否發(fā)生化學反應.
【探究活動1】童童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應該是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她認為此現(xiàn)象說明生成了氯化鈣,因此能證明氫氧化鈣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反應.
【評價與交流】請你評價她的實驗結論不正確,氯化鈣溶液、氫氧化鈣溶液都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不能證明是否有氯化鈣生成或不能證明是否有其它物質生成,所以不正確.
婷婷同學認為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的知識已學過,它們一定能發(fā)生反應,沒有必要再探究,應該探究加入足量碳酸鈉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質,于是他們將實驗后的固液混合物進行了過濾,進行了如下實驗.
【探究活動2】婷婷同學取濾液,向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稀鹽酸,溶液中產(chǎn)生氣泡,她認為溶液中溶質是碳酸鈉和氯化鈉,請對婷婷同學的結論進行評價不正確,如果氫氧化鈣過量,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是碳酸鈉、氫氧化鈉、氯化鈉,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再與碳酸鈉溶液反應也產(chǎn)生氣泡,所以她的結論不正確;或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說明溶液中有碳酸鈉,但不能證明溶液中是否有氫氧化鈉,所以她的結論不正確;
小宇同學為了證明濾液中溶質的成分,她先濾液中加入了酚酞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紅,再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溶液仍然為紅色,于是得出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Na2CO3、NaOH,請寫出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aCl2+Na2CO3=2NaCl+CaCO3↓.
【反思與總結】由上述探究活動我們可以認識到,在探究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時,除了要考慮反應后溶于水的生成物外,還要考慮溶于水剩余的反應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概念圖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如圖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聯(lián)系.請回答:
(1)圖中“?”是指溶質;
(2)將5克蔗糖固體放入盛有20克蒸餾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確定蔗糖溶液是否飽和?往原溶液繼續(xù)加蔗糖,如不能繼續(xù)溶解則為飽和溶液,如還能繼續(xù)溶解則為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科學實驗要規(guī)范操作,下列初中科學實驗操作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的驗滿
B.傾倒液體C.檢驗氣密性D.
加熱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