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fā)現(xiàn),利用催化劑可有效消除室內裝修材料釋放的甲醛,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屬于置換反應
B. 可解決甲醛帶來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C. 其中甲醛屬于氧化物
D. 化學方程式為:HCO+O2===CO2+H2O
B 【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H2O+O2CO2+H2O 。A、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CH2O+O2CO2+H2O不屬置換反應,錯誤;B、該反應能將甲醛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可解決甲醛帶來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正確;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由甲醛的化學式可知甲醛不屬氧化物,錯誤;D、該反應...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二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某同學對CaH2的制備和性質進行探究。
【閱讀資料】①用H2與鈣加熱制得CaH2 ②鈣遇水立即發(fā)生劇烈反應生成一種堿和一種氣體 ③CaH2要密封保存,遇水反應也生成一種堿和一種氣體
【CaH2的制備】設計的制取裝置如圖所示.
(1)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備CaH2實驗結束后,取少量產(chǎn)物,小心加入水中,觀察有氣泡產(chǎn)生,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試液后顯__________色。該同學據(jù)此判斷:實驗中確有氫化鈣生成,其他同學提出結論不一定正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H2的性質探究】 取少量上述制得的CaH2 樣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鈉溶液中,產(chǎn)生大量氣泡,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經(jīng)檢驗濾渣的成分是碳酸鈣。該同學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3)點燃產(chǎn)生的氣體,火焰淡藍色;將燃燒產(chǎn)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無現(xiàn)象。則該氣體為_________(寫化學式)。
(4)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測并進行實驗: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經(jīng)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猜想四不合理,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驗證】
實驗 | 現(xiàn)象 | 結論 |
實驗一:取濾液,向其中滴入少量 Na2CO3溶液 | _______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實驗二:另取濾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 | 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三成立 |
【定量分析】
取制得的CaH2樣品1g(雜質為未反應完的Ca)加入到足量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得CaCO3質量為2.4g,則該樣品中CaH2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吸收水蒸氣 藍色 可能是鈣和水反應 H2 Na2CO3+Ca(OH)2= CaCO3+2NaOH 無明顯現(xiàn)象 過一會兒有氣泡產(chǎn)生 84% 【解析】本題在對CaH2的制備和性質進行探究的情境下考查了獲取信息的能力,反應后物質的成分,酸、堿、鹽的性質和化學綜合計算,綜合性較強。首先分析題目中所給的信息,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對信息加以整合,依據(jù)題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CaH2的制備:(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單元檢測 題型:單選題
善于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是學習化學一種有效的方法。下列對有關化學反應的理解和認識中正確的是( )
A. 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B. 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C. 氧化反應只能有一種物質生成 D. 分解反應的生成物中肯定有氧氣
B 【解析】 A.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如CaO+H2O═Ca(OH)2,是化合反應,但不是氧化反應,故錯誤; B.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故正確; C.氧化反應不一定只有一種物質生成,如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故錯誤; D.分解反應的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氧氣,如碳酸→水+二氧化碳,故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學生素質教育特長展示測評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物質可以根據(jù)其組成和性質等進行如下分類。
(1)上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于___________(填序號)
A.交叉分類法B.樹狀分類法
(2)以H、O、S、N、K、Cu六種元素中任意兩種、三種或多種元素組成合適的常見化合物,可以有酸、堿、鹽、氧化物等。
①從上述物質中選出一種含H、O、N元素的鹽,寫出其在水溶液中離子的符號_____。
②從上述物質中元素最高價含氧酸及堿(含Cu元素)中各選出一種能相互反應的物質,并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下列4組物質均有一種物質的類別與其他3種不同,且這四種物質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種新物質——堿式碳酸銅,化學式為Cu2(OH)2CO3。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以上四組物質中與其他物質不同的物質依次是(填化學式):
A.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BNH4+、NO3-Cu(OH)2+H2SO4=CuSO4+2H2OCO2CuO2H2O 【解析】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分類方法,常見的離子符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難度不大,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1)圖中所示的分類方法是一個確定范圍內的物質之間所包含的關系屬于樹狀分類法,故選B; (2)①含H、O、N元素的鹽是硝酸銨,硝酸銨在水溶液中離子的是銨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學生素質教育特長展示測評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題文)人們可從鐵鈦礦(主要成分FeTiO3)制取金屬鈦(Ti),其在一定條件下的主要反應有:①FeTiO3+H2=Fe+TiO2+H2O②TiO2+2C+2Cl2=TiCl4+2CO;③TiCl4+2Mg=2MgCl2+Ti,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反應①中的H2被還原
B. 反應②中鈦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C. 反應③是復分解反應
D. 反應②Cl2中的“Cl”得到電子
D 【解析】 根據(jù)物質得到氧被氧化,反應前后鈦元素化合價,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種類以及反應類型的定義,氯氣是由氯分子構成,氯氣分子中的氯原子反應后成為氯離子分析。 A、反應①中的H2奪取FeTiO3中的氧元素生成了水,氫氣被氧化,錯誤;B、反應②中二氧化鈦中鈦元素化合價為+4價,生成物四氯化鈦中鈦元素化合價為+4價,鈦元素的化合價不變,錯誤;C、反應③中反應物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學生素質教育特長展示測評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定條件下,RO3 n-和氟氣可發(fā)生如下反應:2RO3n-+F2+4OH-=2RO42-+2F-+2H2O,從而可知在 RO3n-中元素R的化合價是
A. +4 B. +5 C. +6 D. +7
B 【解析】 根據(jù)離子反應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利用電荷守恒確定n的值,再利用化合價計算的原則來求R元素的化合價。 由離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可知,反應后1個RO4-離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2個F-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反應前2個OH-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根據(jù)反應前后的電荷守恒,可判斷n=1,則離子R...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石景山區(qū)2018屆九年級二�;瘜W試卷 題型:簡答題
根據(jù)下圖所示實驗,Y燒杯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1)該實驗可證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______。
(2)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紅色變?yōu)闊o色的原因______。
(3)該實驗得出氫氧化鈉的性質有______。
分子在不斷運動 HCl + NaOH == NaCl + H2O 氫氧化鈉能與鹽酸反應、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解析】 (1)Y燒杯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氯化氫分子在不斷運動,擴散到Y燒杯中,與溶液中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2)Y燒杯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是由于氯化氫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化學方程式為HCl + NaOH == NaCl + H2O;(3)該實驗得出氫氧化鈉的性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石景山區(qū)2018屆九年級二�;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的是
A. 木炭 B. 鎂條 C. 紅磷 D. 鐵絲
A 【解析】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釋放大量的熱,生成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錯誤;B、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故錯誤; C、紅磷在氧氣劇烈燃燒,生成白煙,釋放大量的熱,故錯誤;D、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五四學制)九年級第三單元課題2《海水“曬鹽”》 練習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請看圖回答問題:
(1)20℃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
(2)50℃時,將30g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為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此時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精確到0.1%)
(3)使一定量接近飽和的C物質溶液變成飽和溶液,采用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_.
A=C<B飽和33.3%升溫或加入C物質 【解析】 試題(1)20℃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A=C<B.(2)50℃時,A的溶解度是50g,將30g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夠溶解25g,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此時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0%=33.3%.(3)C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使一定量接近飽和的C物質溶液變成飽和溶液,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升溫...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