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從Ca、C、S、H、O、N六種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人體中元素含量最高的是O;
(2)常用作干燥劑的一種酸H2SO4;(填化學式,下同).
(3)能作為燃料的有機化合物是CH4
(4)既可用來消毒殺菌,又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堿是Ca(OH)2;
(5)造成煤氣中毒的是CO.
(6)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CO2

分析 首先根據題意確定物質的化學名稱,然后根據題目所提供的元素、書寫化學式的方法和步驟寫出物質的化學式即可.

解答 解:(1)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元素,其元素符號為O;故填:O;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的一種干燥劑,化學式為H2SO4;故填:H2SO4
(3)由提供的元素組成的甲烷、乙醇等屬于具有可燃性的有機物,故填:CH4(答案合理即可);
(4)既可用來消毒殺菌,又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堿為氫氧化鈣,其化學式為Ca(OH)2;故填:Ca(OH)2;
(5)一氧化碳有毒,能造成人體中毒,故填:CO;
(6)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氣體原料,故填:CO2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練掌握常見物質的性質、用途、組成及化學式的書寫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解題時應注意只能從給出的元素中選擇來組成物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請用“分子”、“原子”、“元素”填空:
(1)水是由水分子構成;
(2)氧氣是由氧分子組成;
(3)鐵是由鐵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過氧化鈣晶體(CaO2•8H2O)較穩(wěn)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廣泛應用于環(huán)境殺菌、消毒.以貝殼為原料制備
CaO2流程如下:

(1)氣體X的名稱是二氧化碳,實驗室常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將過氧化鈣晶體與溶液分離的方法是過濾.
(2)反應Y需控制溫度在0~2℃,可將反應容器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該反應是化合反應,反應產物是
CaO2•8H2O,請寫出化學方程式CaO+H2O2+7H2O=CaO2•8H2O.
(3)獲得的過氧化鈣晶體中常含有Ca(OH)2雜質,原因是CaO或Ca(OH)2過量,且Ca(OH)2微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10.在反應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爾質量之比為22:9,當3.2g X與Y完全反應后,生成8.8g R.則在此反應中Y和M的質量之比為(  )
A.16:9B.23:9C.32:9D.4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某同學用如圖裝置制氧氣,請問答:

(1)用高錳酸鉀固體受熱分解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AC(或AE).(填序號)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該裝置還可制取相對分子質量為44的氣體,寫出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該氣體應選用的裝置是C,檢驗該氣體已收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處,木條熄滅,證明已收集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屬和氯氣直接反應制得的是(  )
A.CuCl2B.FeCl2C.MgCl2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你探究過嗎?請你仔細思考后回答下列問題:
(1)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排水法,一個敞口的空瓶子中有什么物質?空氣.
(2)將適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別倒入盛有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集氣瓶中,你會發(fā)現什么現象?呼出的氣體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無明顯現象由此你可得到的結論是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將燃著的火柴分別插入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你會發(fā)現燃著的小木條在呼出的氣體中立即熄滅,在空氣的瓶中持續(xù)燃燒了一會兒再熄滅,由此可得到的結論是人體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低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化學反應也有“悄悄”進行的.小明和他的同學對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將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大試管(如圖).取少量大試管中的液體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探究二:反應后大試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小明認為溶質是Na2CO3;小剛認為溶質是Na2CO3和NaOH;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驗證】
小剛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請你補充完整.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①取一定量試管中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過濾;②向濾液中滴加適量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小剛猜想成立
【實驗反思】寫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實驗拓展】同學們聯想到氫氧化鈉與稀硫酸發(fā)生中和反應也觀察不到明顯現象,為了確定其反應是否發(fā)生,由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先用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邊滴加邊測定混合溶液的pH.請你分析上述方案中,為什么要“當測定pH小于或等于7時”才可證明發(fā)生反應了,其原因是pH小于或等于7時,表明OH-被消耗,說明酸堿發(fā)生了反應;
(注意:若答對以下小題將獎勵4分,但全卷總分不超過60分)
【總結提高】試設計兩種不同方案證明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確實發(fā)生了反應,從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等方面加以說明.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方案一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fā)生了反應
方案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將一枚潔凈的鐵釘放入食鹽水中(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請你一起參與分析,并完成后續(xù)實驗設計.
[觀察現象]①裝置中右側導管中的液面升高.
②鐵釘生銹,試管底部有黑色固體物質.
[提出問題]導管中液面為何升高?黑色固體物質又是什么?
[理論分析]小組同學根據已學習過的知識分析得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鐵釘生銹消耗了試管內的氧氣,使試管內壓強低于大氣壓.
[猜想與假設]小組中的小明同學猜測該黑色固體可能含有:①Fe、②Fe3O4、③FeCl3、④C四種物質.
[分析與驗證]小組同學根據小明的四種猜測做了以下分析:
(1)小強同學認為一定含有碳,該結論也得到小組同學的認可,理由是鐵釘是鐵合金,含有碳.
(2)小組同學不能確定是否含有鐵,請你幫他們設計方案進行確認: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你選用的試劑是:
[知識鏈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過鐵釘分別在水以及食鹽水中生銹的實驗,你的結論之一是鐵釘在食鹽水(填“水”或“食鹽水”)中生銹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