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班學生分三組分別做了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質驗證實驗,如下圖所示。
實驗結束后,老師取兩份等質量的丙廢液,分別與甲、乙廢液混合。將甲廢液與丙廢液倒入燒杯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將乙廢液與丙廢液倒入燒杯B中,有氣泡產(chǎn)生。
請?zhí)羁眨?/span>
(1)甲廢液與乙廢液所含溶質的成分可能不同的是(用化學式填空,下同)。
(2)燒杯A中沉淀的成分一定有。
(3)另取少量丙廢液樣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向濾液中滴加氯化鐵溶液,觀察到有紅褐色沉淀生成,未發(fā)現(xiàn)其他明顯現(xiàn)象。
由此推測出,丙廢液溶質的成分是 , 丙廢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燒杯A的上層清液中溶質的成分一定有。
【答案】
(1)HCl
(2)CaCO3
(3)Na2CO3、NaOH,BaCl2+Na2CO3=BaCO3↓+2NaCl,NaCl、NaOH
【解析】解:(1)丙中的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甲、乙廢液中都有溶質氯化鈣,將甲廢液與丙廢液倒入燒杯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將乙廢液與丙廢液倒入燒杯B中,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乙中有稀鹽酸剩余,故填HCl;(2)因為Na2CO3+ CaCl2= CaCO3↓+2 NaCl,所以燒杯A中沉淀的成分一定有CaCO3;(3)另取少量丙廢液樣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丙廢液中含有Na2CO3,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把碳酸鈉完全除去,過濾,向濾液中滴加氯化鐵溶液,觀察到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3NaOH+ FeCl3=3NaCl+ Fe(OH)3↓,生成了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說明丙廢液中含有NaOH,故填Na2CO3、NaOH;丙廢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BaCl2+Na2CO3=BaCO3↓+2NaCl;燒杯A的上層清液中溶質的成分一定有生成的NaCl和沒有反應的NaOH,故填NaCl、NaOH。
所以答案是:(1)HCl;(2)CaCO3;(3)Na2CO3、NaOH;BaCl2+Na2CO3=BaCO3↓+2NaCl;NaCl、NaOH。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化學性質: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與灼熱的碳反應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家庭小實驗”中不能夠成功的是 ( )
A.用加熱方法給聚乙烯塑料袋封口B.用酒精浸泡搗爛的某些植物花瓣可制酸堿指示劑
C.用2B鉛筆芯做導電性實驗D.用淬火處理后的縫衣鋼針制釣魚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填寫下列內(nèi)容:
實驗過程或方法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或解釋 |
Ⅰ. | 導管口A處有氣泡冒出 | |
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熱時,應先: | ①為了防止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 |
Ⅲ.將紅熱的鐵絲置于充滿氧氣并盛有少量水的集氣瓶中 | ①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
A.手拿試管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
B.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C.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只酒精燈
D.用天平稱量沒有腐蝕性的藥品時,可以用手直接拿取砝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A.生石灰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劑
B.樹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的石灰漿防止凍傷
C.氫氧化鈉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電線外面的絕緣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植物體主要由C、H、O等元素組成,在戈壁沙漠中綠色植物無法生長的原因主要是環(huán)境中缺少
A. O2 B. H2O C. CO2 D. 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健康離不開化學,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體中含量較多的四種元素是氧、碳、氫、氮
B.食用鐵強化醬油可以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C.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fā)育不良
D.奶制品、豆類、蝦皮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鈣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