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實驗儀器與裝置,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編號儀器名稱:①。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裝置序號),該裝置還需添加的實驗用品為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D裝置對氧氣進行干燥,可將其中的水換成。
(3)為了粗略測定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所收集到氧氣的體積,整套實驗裝置導管接口的正確連接順序是(依次填導管接口,用a、b、c……表示);
(4)實驗室若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常放置的藥品應為(填名稱),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填“能”或“不能”)用B裝置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答案】
(1)酒精燈
(2)A,棉花團,2KMnO4 K2MnO4+MnO2+O2↑,濃硫酸
(3)aedf
(4)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2HCl= CaCl2+H2O+CO2↑,不能
【解析】1)①是最常用的加熱儀器是酒精燈;
(2)如果用高錳酸鉀固體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故選擇裝置A來制。桓咤i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加棉花,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對氧氣進行干燥;
(3)測氣體體積要根據(jù)氣體排出水的體積來看氣體體積.為達到實驗目的,粗略測定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可測定排出水的體積,因此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edf;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C裝置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但隔板上放置的應該是塊狀固體而不能是粉末狀固體,故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不能用該裝置;
所以答案是:(1)酒精燈(2)A、棉花團、2KMnO4 K2MnO4+MnO2+O2↑ 、 濃硫酸(3)整套實驗裝置導管接口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edf (4)石灰石或大理石 ;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能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對“載人宇宙飛船或潛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裝盛放過氧化鈉(Na2O2)顆粒的裝置”感到非常好奇,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過氧化鈉是否為一種制氧劑?與人呼出的哪種氣體發(fā)生反應?
【查閱資料】① 人呼出的氣體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氣等。
②CO2 + 2NaOH=Na2CO3 + H2O。
③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鈣。
【提出猜想】過氧化鈉與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1)【進行實驗】實驗Ⅰ:驗證過氧化鈉與氮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實驗操作如下圖所示。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觀察到現(xiàn)象,判斷過氧化鈉與氮氣沒有發(fā)生反應。
(2)實驗Ⅱ:驗證過氧化鈉與水蒸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
其中A裝置的作用是 , 發(fā)生的變化是變化。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過氧化鈉與水蒸氣發(fā)生反應并生成氧氣。
(3)實驗Ⅲ:驗證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生成氧氣。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
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 | 主要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及解釋 | |
① |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 |
② | 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A裝置中緩慢加入稀鹽酸。 | A裝置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 , C裝置中有氣泡出現(xiàn)。 | 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式為; |
③ | 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在D內進行檢驗。 |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生成氧氣。 |
(4)【實驗反思】
①根據(jù)實驗Ⅱ和Ⅲ,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或水蒸氣反應后,還產生了另一種物質,該物質是(填“單質”或“化合物”)。
②某同學對實驗Ⅲ的設計提出疑問:該實驗不能證明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確實發(fā)生了反應,你認為他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四城聯(lián)創(chuàng)”從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四城聯(lián)創(chuàng)”工作的是
A.焚燒垃圾,使小區(qū)更衛(wèi)生B.開新能源汽車,減少尾氣的排放
C.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排放,減少河流污染D.積極植樹、造林,美化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3.15晚會曝光的不合格商家中,食品生產環(huán)境惡劣,衛(wèi)生條件令人堪憂,嚴重影響了用餐者的健康,下列有關食品加工的做法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是( )
A.變質的食物加工后可以放心食用
B.為保持香腸肉質鮮美,添加過量的亞硝酸鈉
C.提煉地溝油作為食用油
D.用碳酸氫鈉作面包發(fā)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
探究Ⅰ: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確實能發(fā)生反應。
(1)【方案1】測定稀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測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將一定量的稀鹽酸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發(fā)現(xiàn)pH減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組中有的同學認為根據(jù)這個測定結果可以認為稀鹽酸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你認為他們的結論是否正確: , 理由。經(jīng)過討論后,他們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pH 小于7。
結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稀鹽酸過量。
(2)【方案2】借助于無色酚酞試液。
【藥品儀器】
①取(選填“A”或“B”)中試劑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
②用膠頭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鹽酸,紅色消失;
③用F蘸、谥腥芤海诰凭珶羯献茻,有白色固體產生。
(3)【思考拓展】如不使用酸堿指示劑,進一步確認步驟③中的白色固體不是氫氧化鈉的方法是:;
(4)探究步驟②中無色溶液中稀鹽酸是否過量。
根據(jù)上述反應過程中溶液變成無色,不能確定稀鹽酸是否過量,興趣小組同學又分別選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試液、鐵粉設計實驗方案,請你分析并判斷:
實驗方案 | 實驗步驟 | 現(xiàn) 象 | 結 論 |
① | 取樣,加入適量的AgNO3溶液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稀鹽酸過量 |
② | 取樣,加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 | 溶液變紅 | 稀鹽酸過量 |
③ | 取樣,加入少量鐵粉 | 稀鹽酸過量 |
方案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上述設計方案中,不正確的是(填“①”、“②”或“③”),錯誤的原因是。
請你再設計一個與上述實驗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確定稀鹽酸是否過量,你選用的試劑是。
(5)探究Ⅱ: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下圖表示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過程,該反應的本質是結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智能手機是一種多功能通訊工具,手機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鋁玻璃,下列關于硅酸鋁玻璃性質的推測正確的是( )
A.透光性好B.常溫下易與氧氣反應C.易溶于水D.見光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