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某學生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圖,試回答以下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
ab
(2)指出裝置中的有多處錯誤,請至少寫出一種:
(3)由于通常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可用收集;由于氧氣 , 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1)酒精燈;試管
(2)試管口向上傾斜
(3)向上排空氣法;不易溶于水
【解析】解:(1)根據(jù)實驗室常用儀器可知:a酒精燈;b試管;(2)錯誤:試管口向上傾斜;后果:導致試管炸裂;改正: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錯誤:試管口沒有一團棉花;后果:高錳酸鉀進入導管;改正:試管口塞一團棉花.(3)由于通常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由于氧氣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答案:(1)a酒精燈;b試管;(2)試管口向上傾斜;(3)向上排空氣法;不易溶于水.
(1)根據(jù)實驗室常用儀器解答;(2)根據(jù)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注意事項解答;(3)根據(jù)氧氣的性質(zhì)分析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海水曬鹽
C.鐵釘生銹
D.干冰升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曾向美國借了331公斤武器級钚,至今賴著不還.钚除用于核電外,還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現(xiàn)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貯存國.钚元素的有關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钚原子中有94個中子
B.钚原子核外有150個電子
C.钚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244g
D.钚是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蠟燭進行了下列活動.
活動1 小明為了驗證燭火的外焰溫度最高,用一個小木條橫插入火焰中,一段時間后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接觸火焰的部分全部變黑,實驗失敗,他進行了以下反思,其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A木條只插入了外焰部分.
B雖然木條橫插貫穿了外焰、內(nèi)焰、焰心部分,但停留在火焰中的時間過長.
C 運氣不好,碰巧全燒黑了.
活動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燒的蠟燭,并使杯口始終浸沒在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可觀察到蠟燭熄滅
B.最終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該方法能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量筒中液體體積時,某同學俯視讀數(shù)為20mL,則實際為(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為20mL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氧氣物理性質(zh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小于空氣
B.液態(tài)氧是無色液體
C.氧氣易溶于水
D.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稀有氣體包括氦、氖、氬、氪、氙和氡六種氣體,約占空氣體積的0.94%.常溫常壓下,稀有氣體都是無色無味,微溶于水,且熔點和沸點都很低.
由于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是穩(wěn)定結構,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非常穩(wěn)定,但在一定條件下,氙氣(Xe)可與氟氣(F2)發(fā)生反應,生成四氟化氙(XeF4).
工業(yè)上,制取稀有氣體是通過將液態(tài)空氣蒸餾,得到稀有氣體,再用活性炭低溫吸附法,將稀有氣體分離開來.
在焊接精密零件或鎂、鋁等活潑金屬時,常用氬作保護氣.氦氣是除了氫氣外的最輕氣體,可以代替氫氣應用在飛艇中,不會著火和發(fā)生爆炸.利用稀有氣體通電時發(fā)出色彩絢麗的光芒,可制成霓虹燈.
依據(jù)上述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稀有氣體屬于物(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稀有氣體共同的物理性質(zhì)有(寫一條).
(3)氦能應用于飛艇的理由是
(4)依據(jù)氬的化學性質(zhì)的用途是
(5)氙氣與氟氣反應生成四氟化氙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是
(6)由液態(tài)空氣制備稀有氣體的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是(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Ⅰ是小紅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在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于是小明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Ⅱ.

【實驗操作】
a.向B、C、E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的蒸餾水,各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
b.在A、D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皮塞的導管按實驗圖Ⅱ連接好,并將D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
【分析討論】:
(1)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其目的是
(2)進行操作b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②;
(4)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后實驗的優(yōu)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聯(lián)歡會上,某同學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術,他向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小蔡很感興趣,于是,他和同學們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了什么物質(zhì)?為什么脫脂棉會燃燒?
【猜想】①可能有一種氣體和另一種物質(zhì)生成;②反應過程中可能有熱量放出.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探究】探究反應后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①打開如圖裝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觀察到試管內(nèi)有氣泡產(chǎn)生,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處,木條復燃.說明生成的氣體是 . 如果實驗時要收集該氣體,可以采用法,原因是該氣體 , 該氣體能與多種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這類反應屬于反應.
②實驗中,還觀察到伸入燒杯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請解釋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
(2)【反思】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生成的另一種物質(zhì)是什么?
小張猜想另一種物質(zhì)是Na2CO3 , 小蔡認為不可能.小蔡的依據(j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