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教材中驗證質(zhì)量守恒的定律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實驗一,先將膠塞上的玻璃管末端加熱至紅熱,再接觸瓶內(nèi)紅磷,其目的是________;
(2)實驗二,鐵與硫酸銅(CuSO4)溶液作用生成硫酸亞鐵(FeSO4)和銅,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
(3)實驗三,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CO2↑+X,其中X的化學式為________,這個反應后燒杯中物質(zhì)的質(zhì)量減少的原因是________;
(4)為了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在選擇化學反應和裝置時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
點燃紅磷Fe+CuSO4=FeSO4+CuH2O由于裝置未密封,導致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如用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來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時,裝置應密封 【解析】 (1)實驗一中先將膠塞上的玻璃管末端加熱至紅熱,再接觸瓶內(nèi)紅磷,是為了在錐形瓶內(nèi)引燃紅磷。(2)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強,能將銅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二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3)根據(jù)質(zhì)量...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屆九年級人教版化學上冊第五單元達標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質(zhì)X在一定的條件下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4X="=====" CH3OCH3+H2O,則X的化學式為
A. C2H5OH B. H2O2 C. C2H4 D. H2
D 【解析】 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都不變,由方程式知反應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shù)為C:2個、O:2個;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shù)為C:2個、O,2個、H:8個;比較分析可知X中含有H元素,其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2,故X的化學式為H2. 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純凈物和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②含氧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③單質(zhì)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
④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
⑤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②④
D 【解析】①純凈物和混合物屬于并列關系,故錯誤; ②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正確; ③單質(zhì)與化合物屬于并列關系,錯誤; ④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正確; ⑤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屬于并列關系,錯誤;故②④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初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物質(zhì)燃燒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 硫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氣體
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霧
D. 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B 【解析】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的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故選項說法錯誤.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故選項說法錯誤.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湘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5.2質(zhì)量守恒定律 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為研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關系,三位同學分別做了如下三個實驗:實驗一:稱量鎂條,點燃,待反應結束后,再稱量;
實驗二:將盛有稀鹽酸的小試管放入裝有鋅粒的燒杯中,稱量,然后將鹽酸與鋅粒接觸,充分反應后再稱量。
實驗三:將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放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稱量,然后設法使兩種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再稱量。三位同學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編號 | 實驗一 | 實驗二 | 實驗三 |
反應前 | 4.8 g | 112.6 g | 118.4 g |
反應后 | 8.0 g | 112.4 g | 118.4 g |
(1)從表面上看這三個實驗中,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質(zhì)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實驗一___,實驗二__, 實驗三_____;
(2)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在三個實驗中,實驗________正確地反映了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關系;
(4)由此可得出結論:用實驗研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關系時,必須在________體系中進行。
增大減小不變實驗一增加了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zhì)量,實驗二有氣體逸出實驗三密閉 【解析】 由題中信息知,(1)從表面上看,這三個實驗中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質(zhì)量∶實驗一增大;,實驗二減小;實驗三不變。(2)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實驗一反應前的質(zhì)量總和還應包括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zhì)量;實驗二測定的生成物質(zhì)量中少了另一種生成物氫氣的質(zhì)量。(3)在三個實驗中,實驗三正確反映了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湘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5.2質(zhì)量守恒定律 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食鹽中加入KIO3有益于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檢驗食鹽中是否含有碘酸鉀,可利用化學反應:5X+KIO3+3H2SO4=3K2SO4+3I2+3H2O,其中X的化學式為
A. HI B. KI C. I2O5 D. HIO3
B 【解析】 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X+KlO3+3H2SO4=3K2SO4+3I2+3H2O,反應后K、S、O、I、H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6、3、15、6、6,而反應前除5個X分子外K、S、O、I、H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1、3、15、1、6;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個數(shù)不變,可判斷5個X分子中應含有5個K原子和5個I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K原子、1個I原子所構成;故物質(zhì)X的化學式為K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湘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5.2質(zhì)量守恒定律 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2H2+O22H2O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表示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B. 參加反應的氫氣與氧氣的質(zhì)量比是2:1
C. 反應前后氫原子、氧原子的個數(shù)均不變
D. 參加反應的氧氣分子與生成的水分子個數(shù)比為1:2
B 【解析】 A、該反應表示: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正確;B、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氫氣和氧氣的質(zhì)量比=(4×1):(2×16)=1:8,錯誤;C、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正確;D、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可知,參加反應的氧氣和生成的水的分子個數(shù)比=1:2,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湘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2.2 氧氣 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的主要操作有:①裝藥品、诠潭ㄑb置 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④連接儀器、菁訜帷、奘占瘹怏w ⑦撤酒精燈、鄰乃壑谐烦鰧夤。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③④①②⑤⑥⑧⑦ B. 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C. 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D. 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C 【解析】 加熱氯酸鉀或加熱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時,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分別是連(連接儀器、組裝實驗裝置)→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向試管里裝入固體藥品)→定(用鐵架臺固定儀器裝置)→點(用火柴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注意要用外焰,先預熱,再固定在有藥品的部位加熱)→收(收集氧氣)→移(把導管移出水面)→熄(熄滅酒精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 加入適量的硫酸鈉,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
B. 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 加入MnO2并加熱以除去氯化鉀中混有的氯酸鉀
D. 加入適量稀鹽酸,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鐵
B 【解析】 A、加入硫酸鈉可除去鋇離子,但是會引入新的鈉離子,錯誤;B、一氧化碳會和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金屬銅,可達到除雜的目的,正確;C、引入新的雜質(zhì)二氧化錳,錯誤;D、稀鹽酸會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不能達到除雜目的,錯誤。故本題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