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4.A-F和X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其中A、C是無色氣體,B、F是紅色固體,X為藍色溶液,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2)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

分析 根據A-F和X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氣體C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E是碳酸鈣,D和藍色溶液X會生成黑色固體F,所以F是銅,A、C是無色氣體,B是紅色固體,A、B高溫會生成二氧化碳和D,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氧化鐵,氧化鐵和一氧化碳高溫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鐵,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F和X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氣體C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E是碳酸鈣,D和藍色溶液X會生成黑色固體F,所以F是銅,A、C是無色氣體,B是紅色固體,A、B高溫會生成二氧化碳和D,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氧化鐵,氧化鐵和一氧化碳高溫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鐵,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反應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2)反應②可以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為:(1)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2)Fe+CuSO4=FeSO4+Cu.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應用于制造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原料--LiFeP04 中Fe 的化合價為(已知Li 為+1 價,P為+5 價)(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過氧化鈉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它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在潛水艇中用作制氧劑,供人類呼吸之用,它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某學生為了驗證這一實驗,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鹽酸和1.95g過氧化鈉樣品為原料,制取O2,設計出如下實驗裝置:
(1)A中制取CO2的裝置,應從下列圖①、②、③中選哪個圖:②

B裝置的作用是吸收A裝置中產生的鹽酸酸霧,C裝置內可能出現的現象是白色固體變藍色,為了檢驗E中收集到的氣體,在取出集氣瓶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會出現復燃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現輕微白色渾濁,請說明原因:未反應的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所致
(3)反應完畢時,若測得E中的集氣瓶收集到的氣體為250mL,又知氧氣的密度為1.43g/L,當裝置的氣密性良好的情況下,實際收集到的氧氣體積比理論計算值。ù鹦』蛐。嗖罴s30g(取兩位有效數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A點表示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時,欲配制125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甲溶液,需稱量25g甲溶解在100mL水(水的密度為1g/cm3)中,此時所得甲溶液是飽和溶液溶液(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
(3)tl℃時,將一杯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液質量變。ㄌ睢安蛔儭薄白兇蟆被颉白冃 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微粒觀是化學基本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化學基本觀念中最基礎的部分,從微觀視角認識和考察物質世界是學習化學應掌握的重要思維方法.請從“構成物質微!钡慕嵌葘ο铝形镔|進行分類:氫氣、氦氣、硫、水、氯化鈉、鐵、二氧化碳、硫酸銅.
①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氦氣、硫、鐵;
②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氫氣、水、二氧化碳;
③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氯化鈉、硫酸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元素B.氫元素C.碳元素D.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做氫氣燃燒實驗時,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因為不純的氫氣點燃時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試看圖后回答:
(1)在t1℃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從小到大的順序是A<B=C;
(2)P點所表示的意義t1℃時,B、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3)物質C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減小;
(4)要從A、B、C的混合物中分離出C,最好用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5)采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可提純含有少量A的B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為了進一步探究從高錳酸鉀制取O2殘渣中得到的二氧化錳是否具有催化作用.某同學利用此二氧化錳補充做了如下實驗:比較兩份完全相同的雙氧水 (其中一份加入二氧化錳)生成O2速率的大。
①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O2采用如圖所示裝置.分液漏斗中應放入的物質是過氧化氫溶液,錐形瓶中應放入的物質是二氧化錳.
②進行上述對比實驗還要用到托盤天平,其作用是利用天平稱量二氧化錳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
③比較生成O2速率的大小的實驗方法將產生的氧氣通入水面下,看相同時間內產生氣泡的快慢、多少,如果二氧化錳具有催化作用,用你的方法能觀察到的現象是有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雙氧水產生的氧氣在水中的氣泡又多又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