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決定了元素的種類

B.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目關系密切

C.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的粒子,因此原子不可分

D.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

【答案】C

【解析】

A、元素是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總稱,核內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種類,故此選項說法正確。
B、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故此選項說法正確。
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不是不可分,故此選項說法錯誤。
D、氯化鈉是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此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強和小明兩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是 , b是
(2)小強想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裝置序號),而小明認為該裝置有一個小問題,請你幫助他:;實驗室用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裝入藥品前,應先進行的一項操作是
(4)小明要制取少量CO2 , 其反應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他收集該氣體的裝置是(填裝置序號) , 選用該裝置的理由是.
(5)為了防止生成的氣體從C裝置儀器a逸出,必須使a儀器
(6)小強和小明還對過氧化氫分解時影響反應速率的部分因素作出探究,并測得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序號

H2O2溶液濃度%

H2O2溶液體積/mL

溫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氣的體積/mL(排水法)

反應所需時間/s

5

1

20

0.1

2

16.75

15

1

20

0.1

2

12.63

20

5

25

0.2

4

10.70

20

5

35

0.2

4

8.06

從實驗③和④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有關.通過實驗①與②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有關.若用一定量15%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為了減小反應速率,加適量水稀釋,產生氧氣的總質量 . (選填“減小”或“不變”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包裹松花蛋的泥灰配料有純堿、食鹽、生石灰、草木灰,當用水將它們混合包在蛋殼外面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個數(shù)為(

A.2B.4C.1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B.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D.鐵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干冰吸熱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B.分子質量不變

C.分子體積變大D.分子運動速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上圖是探究燃燒條件的部分圖示。實驗一是探究燃燒需要__ _;實驗二中原來在熱水里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了,說明燃燒還需要_ __。

(2)圖3實驗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了可燃物燃燒滿足的條件是 ;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是

(3)高樓起火時,消防隊員常用高壓水槍滅火,此措施依據(jù)的滅火原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R Q兩種元素離子R+Q2-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且R的核電荷數(shù)為11,則Q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 。

A.8B.16C.13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石油

C.空氣

D.蔗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素有“銅都”之稱的安徽銅陵有許多黃銅礦(主要成分為CuFeS2)。黃銅礦經初步處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質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學通過廢鐵屑與溶液甲反應,制取補血劑原料碳酸亞鐵并回收銅。主要步驟如下圖所示:

(1)Fe2(SO4)3與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請配平:xFe2(SO4)3 + yFe == zFeSO4,其中x、y、z為化學計量數(shù),z的值為 。

(2)步驟中,生成銅的化學方程式: 。 廢鐵屑含有少量鐵銹,對產物的成分沒有影響,原因是 。

(3)操作a名稱為 。實驗室中操作a要用到玻璃棒、燒杯和 等玻璃儀器。

(4)不溶物的成分為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