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化學,就要學會歸納和總結,下列總結的部分化學知識有錯誤的一組是
A | 安全常識 | B | 生活知識 |
瓦斯爆炸——甲烷引起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氣中毒——CO引起 | 洗潔精去除油污——乳化作用 蜂窩煤易燃燒——與空氣充分接觸 活性炭凈水——吸附作用 | ||
C |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 D | 元素與人體健康 |
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CO煉鐵——還原性 濃硫酸作干燥劑——吸水性 | 缺鐵——貧血 缺鈣——呆小癥 缺碘——甲狀腺腫大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粗鹽中含有的雜質有CaCl2、 MgCl2、Na2SO4 和泥沙,為除去雜質得到精鹽,加水溶解后可按以下順序操作:①加過量的NaOH溶液;②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③加過量的Na2CO3溶液;④過濾:⑤加足量的鹽酸;⑥蒸發(fā)結晶。
(1)為什么加過量的NaOH溶液后,鎂離子被徹底除去而鈣離子不能被徹底除去_____?
(2)寫出除去Na2SO4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以上操作一共發(fā)生____ 個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山東省東營市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規(guī)范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礎和關鍵、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稀釋濃硫酸 B.稱11.5g氯化鈉 C.測溶液酸堿性 D.熄滅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興趣小組想測定某鐵合金中鐵的含量,做了如下實驗,稱取14克樣品,放入質量為50克的燒杯中,再往燒杯中加入100克足量的稀硫酸(雜質碳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
并對燒杯進行了四次稱量,記錄數據如下:
反應時間 | T0 | T1 | T2 | T3 |
燒杯總質量(克) | 164 | 163.8 | 163.6 | 163.6 |
求(1)反應產生的氫氣的質量是多少?
(2)該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對反應前后溶液的分析錯誤的是( )
A. 質量增加 B. 顏色不變 C. 堿性減弱 D. p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形成化學觀念是化學學習的任務之一。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pH=0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溶解和乳化都能使物質混合的更為均勻
C.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常會伴隨能量變化
D.復分解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未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天津市紅橋區(qū)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推斷題
已知A是固體堿式碳酸銅,其化學式是Cu2(OH)2CO3,它受熱可分解為三種化合物,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C、F、H、I是無色氣體,B通電時,在負極產生I,在正極產生H,根據推斷回答下列問題:
(1)銅銹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銅生銹與空氣中氧氣和水有關,還與空氣中的______(填化學式)有關.
(2)在①~⑥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_______(填數字序號).
(3)在實驗室里加熱兩種固體的混合物,可制備氣體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5)________克堿式碳酸銅含有的氧元素質量與8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天津市紅橋區(qū)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事故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
A.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撲滅
B.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C.廚房煤氣管道漏氣,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D.圖書館內圖書著火,立即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北京市豐臺區(qū)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填空題
“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早在北宋我國就用“卓筒井”鑿井技術獲取食鹽。
(1)食鹽中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
(2)卓筒井工藝流程包括鉆井—汲鹵—曬鹵—濾鹵—煎鹽五個步驟,其中曬鹵過程發(fā)生的變化主要為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