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初中科學課上,同學們利用如圖1實驗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1)B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2)C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廢液倒入同一只廢液缸中,最后發(fā)現(xiàn)廢液渾濁并顯紅色.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什么物質?
【假設猜想】通過分析上述實驗,同學們猜想:廢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NaCl.
老師問:廢液中還可能有什么物質?某同學脫口而出:廢液中含有氫氧化鈉,他的說法正確嗎?同學們認為不準確,理由是:Ca(OH)2、Na2CO3溶液也可使酚酞試液變紅.于是引發(fā)了熱烈討論,下面是大家的發(fā)言:
學生甲還可能有Ca(OH)2、NaOH學生丙還可能有Ca(OH)2、CaCl2
學生乙還可能有NaOH、Na2CO3學生丁還可能有Na2CO3
【查閱資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 4 )【實驗驗證】同學們對可能含有的物質進行確定,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鈣溶液,根據反應現(xiàn)象繪制了如圖2所示的示意圖.
①【結論解釋】分析圖象數據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質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氫氧化鈉呢?請你幫他繼續(xù)完成實驗,寫出探究的實驗方法:觀察沉淀后的溶液的顏色,若溶液變紅,則含有NaOH;若溶液不變色,則不含NaOH..

分析 (1)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Na2CO3和H2O,據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碳酸鈉與石灰水[Ca(OH)2]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據此分析實驗的現(xiàn)象;
(3)根據試驗的各種現(xiàn)象逐一確定各種物質.有沉淀就是CaCO3NaCl是一定的生成物,氫氧化鈉能使酚酞變成紅色.

解答 解:(1)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和水,化學反應式為:2NaOH+CO2═Na2CO3+H2O;故答為:2NaOH+CO2═Na2CO3+H2O.
(2)碳酸鈉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CaCO3),所以,C試驗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答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假設猜想】廢液渾濁是因為碳酸鈉溶液與石灰水反應生成了碳酸鈣沉淀;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氯化鈉不再于其他物質反應.故一定含有:NaCl;由于Ca(OH)2、Na2CO3溶液也可使酚酞試液變紅,不能確定是否含有氫氧化鈉;故答為:NaCl;Ca(OH)2、Na2CO3溶液也可使酚酞試液變紅.
【結論解釋】
通過圖形可以看出滴加氯化鈣后,有沉淀生成,在廢液中能與氯化鈣反應生成沉淀的只有Na2CO3.故一定含有:Na2CO3;故答為:Na2CO3
【拓展提高】由于本身混有酚酞,所以可以觀察沉淀后的溶液的顏色,若溶液變紅,則含有NaOH;若溶液不變色,則不含NaOH.故答為:觀察沉淀后的溶液的顏色,若溶液變紅,則含有NaOH;若溶液不變色,則不含NaOH.

點評 本題利用各種試驗現(xiàn)象推斷物質的成分.考查堿在化學反應中的性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1)請寫出最簡單的有機物的名稱:甲烷.
(2)現(xiàn)有:a.鹽酸  b.濃硫酸  c.熟石灰  d.甲烷 四種物質,請用化學式回答下列問題:
①能用來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的是H2SO4
②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造成礦井瓦斯爆炸的是CH4
③能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課外活動小組用化學卡片玩起了趣味的“接龍”游戲.如圖是其中一位同學自創(chuàng)的“回龍”謎宮,“--”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可以發(fā)生反應,“→”表示生成的含義.
已知A、B、C、D是NaOH、CuSO4、Fe2O3、HCl四種中的一種,試根據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CuSO4    C.HCl
(2)寫出下列相關反應的方程式:
D→Fe: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課本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作了綠色化改進后制取單質鐵(K1,K2是活塞):

(1)關閉K1、開啟K2,可以驗證CO還原Fe2O3的產物.
①實驗前必須對裝置進行氣密性檢驗.
②CO還原Fe2O3的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③在e處點燃氣體的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氣
(2)關閉K2,開啟K1,可以將d口出來的氣體再從a通人裝置而循環(huán)使用.
①c瓶中應裝 (填序號)D.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濃硫酸
②該實驗這樣改進的主要優(yōu)點是減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將乙炔[C2H2]、甲醛[HCHO]溶于液體苯[C6H6]中,現(xiàn)測定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為72%,則氧的質量分數為(  )
A.19%B.22%C.28%D.2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燒熟后的隔夜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鹽來自生長過程中所施氮肥.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硝酸鹽還原菌)進入到蔬菜中,會產生一種還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燒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階段都會有一些細菌進入;做熟的蔬菜更適合細菌生長.
某研究小組對燒熟的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做了測試,數據如下表:
菜肴半小時6小時18小時24小時
炒青菜0.68610.79824.33335.3624
韭菜炒蛋1.81531.92492.83905.6306
紅燒肉2.49564.25584.36685.5188
紅燒鯽魚----2.09483.23007.2397
蓋有保鮮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時間的亞硝酸鹽含量(單位:mg/kg)
將一份紅燒鯽魚樣本(不蓋保鮮膜)在常溫下放置4小時,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為8.9483mg/kg.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亞硝酸鹽中含有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
(2)根據表中的數據,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共同規(guī)律是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溫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越快
(3)要使燒熟后的隔夜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盡可能低,保存的條件應該是低溫和密封
(4)炒菜過程中溫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認為從生菜炒到熟菜過程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是否會持續(xù)增加不會,原因是高溫條件下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硝酸鹽還原菌)會被殺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1)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圖所示的-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寫成“Co”的原因.
“Co”表示鈷元素(填名稱),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8.93;;
一氧化碳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填“單質”或“化合物”).
(2)用數字和化學符號表示:2個氫原子2H,3個氧分子3O2
(3)鎂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Mg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2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試管;②分液漏斗.
(2)某同學在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可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B(填字母),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實驗結束后,欲從殘渣中分離出二氧化錳,可采用的操作步驟為: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根據圖所示儀器回答:(填寫所示儀器名稱)

①配制溶液時,用來溶解固體的容器是A;
②用于作熱源的儀器是D;
③加熱試管內液體時,用于夾持試管的儀器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