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根據如圖裝置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酒精燈,②集氣瓶.
(2)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來制取干燥的氧氣,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AD(填編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一般選擇裝置B和D連接(填序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寫出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是否收集滿的一種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滿,向該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后,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用鋅粒和稀硫酸來制取氫氣,若要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最好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C(填編號);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或檢驗氫氣的純度).
(5)取47.4g高錳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氣.計算:
①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
②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到0.1%).

分析 (1)據常用儀器回答;
(2)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收集干燥的氧氣用排空氣法,并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并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驗滿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熄滅進行判斷,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4)用鋅粒和稀硫酸來制取氫氣,可用裝置C通過活塞開閉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點燃氫氣前要檢驗氣體的純度,防止氣體不純點燃引起爆炸;
(5)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方程式,由氧氣的質量可求出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
根據元素質量守恒,先求出47.4g高錳酸鉀中總的氧元素的質量,再減去生成的氧氣的質量,得到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再除以剩余混合物的質量即可.

解答 解:(1)標號儀器分別是酒精燈和集氣瓶;
(2)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收集干燥的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反應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二氧化錳是反應的催化劑,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驗滿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熄滅進行判斷,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會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反應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用鋅粒和稀硫酸來制取氫氣,可用裝置C通過活塞開閉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點燃氫氣前要檢驗氣體的純度,防止氣體不純點燃引起爆炸;
(5)①設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 +MnO2 +O2
316                    32
 x                     3.2g
 $\frac{316}{x}$=$\frac{32}{3.2g}$
   x=31.6g
②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frac{47.4g×\frac{64}{158}×100%-3.2g}{47.4g-3.2g}$×100%≈36.2%.
故答案為:(1)酒精燈;集氣瓶;
(2)AD;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催化;
(3)D;CaCO3+2HCl═CaCl2+CO2↑+H2O;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a(OH)2+CO2=CaCO3↓+H2O;
(4)C;驗純(或檢驗氫氣的純度);
(5)答:①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是31.6g;②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是36.2%.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實驗室制取氧氣、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裝置選取、氣體驗滿和檢驗、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等知識,通過認真分析題干,結合相關知識才能正確解答,知識綜合而全面,能很好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對這句話理解錯誤的是( 。
A.20℃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36 g
B.20℃時,100 g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含氯化鈉36 g
C.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水與氯化鈉的質量比為100:36
D.20℃時,將36 g氯化鈉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為該溫度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按下列要求書寫化學方程式:
(1)在440℃和高壓下,利用金屬鈉與二氧化碳作用得到金剛石(C)和碳酸鈉(Na2CO3).4Na+3CO2$\frac{\underline{\;440℃\;}}{高壓}$C+2Na2CO3
(2)今年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fā)展方式”.為減少化石燃料 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國都在積極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近日,美國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發(fā)電葉子”,將這種葉子放入水中,在太陽光照射下,葉子中的催化劑會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儲存在氫氧燃料電池中,再轉化為電能,供家庭用電需求.
①整個過程中都發(fā)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轉化?太陽能→化學能→電能.
②“發(fā)電葉子”產生氫氣、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催化劑\;}}{太陽光}$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帶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酒精燈②長頸漏斗.
(2)若實驗室對你開放,請從圖1中選擇合適的裝置,制取一種你熟悉的氣體.你想制取的氣體是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檢驗該氣體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序號,下同),選擇的收集裝置是C或D,選擇此收集裝置的理由是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
(3)裝置B雖然操作簡便,但無法控制反應速率.請從圖2中選取c(填序號)取代B中的單孔塞,以達到控制反應速率的目的.
(4)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D收集時,當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時不能立即收集,理由剛開始排出的氣體不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實驗室制取氧氣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固定試管,試管口稍向下傾斜
B.加熱時,先預熱,再對試管中藥品部位集中加熱
C.導管口剛有泡泡冒出口,立即收集
D.固定試管,鐵夾夾在離試管口$\frac{1}{3}$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后溶液總質量比混合前溶液總質量增加的是(  )
A.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B.鹽酸溶液和碳酸鈣固體
C.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D.酒精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一組失去標簽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試劑(僅利用組內物質間的反應)就能區(qū)別開來,這組溶液是( 。
A.FeCl3  NaOH  KCl  Ba(NO32B.NaCl   Na2CO3   KNO3  HCl
C.BaCl2  CuSO4  NaOH  NaClD.Na2SO4  BaCl2  K2CO3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甲是原子;(填微粒的名稱)
(2)在水、汞和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NaCl;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3)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天然水晶的只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是由2種元素組成的,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種元素,下列有關該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原子質量是13B.它是非金屬元素
C.核內質子數是26.98D.原子序數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