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質,其中丙是有毒氣體;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經(jīng)略去).

1)列舉乙的一種用途;______

2)寫出甲和另一種黑色的粉末轉化為乙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3)從微觀的角度解釋乙、丙化學性質有差異的原因是___.

【答案】滅火或者人工降雨 C+2CuO2Cu+CO2 分子構成不同

【解析】

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質,其中丙是有毒氣體,故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甲為碳,碳完全燃燒產(chǎn)生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

1)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氣的大,可用于滅火,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還可以制作汽水,其固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2)碳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2CuO2Cu+CO2;

3)決定物質性質的是組成和結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但從微觀的角度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有差異的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fā)生改變,某興趣學習小組分別設計了下 面三個實驗,請根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第一組設計的實驗如圖 B 所示,反應前,托盤天平的指針指向刻度盤的中間;兩種物 質反應后,托盤天平的指針向右偏轉,原因是_____ ;該實驗能否證明質量守恒定律?_____(填不能)。

2)第二組設計的實驗如圖 C 所示,該實驗得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第三組通過交流反思設計的實驗如圖 A 所示,由此得到啟示: 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 的總質量是否發(fā)生改變時, 對于_____的反應一定要在密閉裝置 中進行。

4)從微觀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前后一定改變的是_____(選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 ②分子種類 ③原子數(shù)目 ④分子數(shù)目 ⑤原子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質子數(shù)確定元素的種類,所以質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CO32-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

③玫瑰米醋中含有醋酸(化學式為CH3COOH),醋酸由2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

④電解水實驗中,產(chǎn)生氣體的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上圖

A.2B.1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曾發(fā)生多次將工業(yè)用鹽如亞硝酸鈉(NaNO2)誤作食鹽用于烹調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1)食鹽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 ;

(2)亞硝酸鈉和食鹽中都含有的離子的化學符號是 ;

(3)亞硝酸鈉與氯化銨共熱能發(fā)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lNaCl+X↑+2H2O,則X的化學式為 ,該化學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質中,氮元素未表現(xiàn)出的化合價為 價(填序號)

A.+3 B.﹣3 C.0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g石灰石與146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反應后殘余物質量為162.2g.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

2)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下圖中甲、乙、丙、丁所示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實驗用于探究燃燒的條件,燒杯內(nèi)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

B.乙實驗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質,反應前后玻璃管中固體減少的質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

C.丙實驗既可證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證明甲烷是由氫元素和碳元素組成

D.丁實驗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既可證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體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此反應有單質生成

B.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11

D. 此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新型人造樹葉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轉化為乙醇(C2H5OH)燃料,化學方程式為2CO2+3H2OC2H5OH +3O2研究顯示,一升人造樹葉每天可從空氣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樹葉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質量是________?

(2)若每天一棵樹平均可吸收48.4gCO2,則一升人造樹葉吸收的CO2相當于_______棵樹吸收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下圖中甲、乙、丙、丁所示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實驗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只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B. 乙實驗用于探究分子不斷運動,可證明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還可達到節(jié)約藥品,減少對空氣污染的目的

C. 丙實驗用于探究蠟燭燃燒的產(chǎn)物,可證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該實驗有利于石蠟充分燃燒,防止生成黑煙,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

D. 丁實驗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既可證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