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想達到“取得50克混合物,將它溶于100克熱水,然后冷卻至20℃,若使A析出而B不析出”目的,必需使B物質20℃時溶解在100g水中未達到飽和或者恰好剛剛飽和,根據(jù)曲線可知20℃時B物質的溶解度為20g,因此混合物中物質B的質量最多不能超過20g,則A物質的質量在混合物中至少應為30g進行分析;
(2)根據(jù)溶解度曲線的意義、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及結晶方法解答.溶解度曲線上的點表示某溫度下的溶解度,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而言,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降溫方法;
(3)要使B不析出,B的質量≤b,而A要析出,A的質量>a.當W<a+b時,只要A的質量>a,即可滿足條件;當W>a+b時,B的質量≤b,即可滿足條件,即可求出混合物中A的質量分數(shù).
解答 解:(1)為使50克混合物完全溶于100克熱水所得溶液冷卻至20℃時物質B不析出,則混合物中B物質質量不超過20g,則A物質的質量至少應為50g-20g=30g,此時混合物中A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30g}{50g}$×100%=60%.所以冷卻至20℃,若使A析出而B不析出,則混合物中A的質量分數(shù)應不小于60%;
(2)20℃時,B物質的溶解度為20g,要想在該溫度下200g水中溶解的B物質不析出則溶解的B物質的質量不能大于40克,所以B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應該:B%≤$\frac{40g}{50g}$=80%;
(3)要使B不析出,B的質量≤b,而A要析出,A的質量應>a.當W<a+b時,只要A>a,即可滿足條件,所以,混合物中A的質量分數(shù)應符合:A%>$\frac{100a}{W}$%.
故答案為:(1)不小于60%;
(2)B%≤$\frac{40g}{50g}$=80%;
(3)A%>$\frac{100a}{W}$%.
點評 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可以比較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的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斷某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蒿素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 |
B. | 青蒿素相對分子質量為282g | |
C. | 青蒿素中C、H、O元素質量比為15:22:5 | |
D. | 青蒿素由15個C原子、22個H原子、5個O原子構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銨和尿素施用后不會在土壤中產生有害物質 | |
B. | 磷肥可以促進生物生長,還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后面重復) | |
C. | 草木灰是農家肥,不能在堿性土壤中施用 | |
D. | 化肥硫銨和硫酸鉀長期施用,都會導致土壤酸化、板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OH、Ca(OH)2 | B. | Na2CO3、Na2SO4 | C. | Na2SO4、Na2SO3 | D. | CuO、Mg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B. |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火焰 | |
C. |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 |
D. | 細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CO3l═CO2↑+H2O | B. | CaO+H2O=Ca(OH)2 | ||
C. | 2H2O $\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 D. | 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