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
磷+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2)等到紅磷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約占其剩余容積的
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

(3)反應后瓶中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氮氣
氮氣
,此實驗還可以說明該氣體的一條物理性質:
難溶于水
難溶于水

(4)老師說一般不能用木炭粉代替紅磷進行實驗,請你說說原因
反應生成氣體,瓶內壓強變化不大,進入瓶中水偏少
反應生成氣體,瓶內壓強變化不大,進入瓶中水偏少

(5)已知金屬鎂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反應,如果用鎂條代替紅磷進行此實驗,則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會
偏多
偏多
(偏多、不變或偏少)
分析: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的原理是通過可燃物燃燒消耗氧氣,從而通過空氣體積變化來得到氧氣的含量,所以要讓氧氣盡可能被完全消耗是實驗成敗的關鍵,用紅磷測定空氣組成的實驗原理、操作、現(xiàn)象、結論和注意事項,來正確解答本題.
解答:解:(1)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2)待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并冷卻后,由于氧氣被消耗,所以集氣瓶內氣壓減小,故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水量約是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
(3)若將紅磷換成炭粉,該實驗不能獲得成功,理由是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瓶內壓強不變;
(4)已知金屬鎂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反應:鎂+氧氣
點燃
氧化鎂(固體),鎂+氮氣
點燃
氮化鎂(固體).根據(jù)上述反應,鎂條燃燒不但消耗氧氣也消耗氮氣,這樣會使氣體減少的總量要大于容器體積的五分之一,而使結果偏大,故不能用鎂進行實驗.
故答案為:(1)磷+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2)五分之一,
(3)氮氣,難溶于水         
(4)反應生成氣體,瓶內壓強變化不大,進入瓶中水偏少,
(5)偏多.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用紅磷測定空氣組成的實驗原理、操作、現(xiàn)象、結論和注意事項,對實驗中的有關問題全面掌握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實驗:在燃燒匙內盛過量的紅磷,點燃后立即插入充滿空氣的集氣瓶中,塞緊橡皮塞,待紅磷火焰熄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后,再打開止水夾.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2)請寫出該反應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6?無錫)廢物利用既可以節(jié)約資源,又可以保護環(huán)境.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利用廢舊干電池的鋅皮和下圖裝置來制取干燥、純凈的氫氣,并驗證氣體中的雜質的試驗.(白色硫酸銅粉末遇水變藍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除上述用品外還用到了下列家常用品的一部份:蔗糖溶液、食鹽溶液、醋酸溶液(醋酸易揮發(fā)).則裝置A中的物質應該是
鋅皮
鋅皮
醋酸溶液
醋酸溶液

(2)若實驗中看到無水硫酸銅變籃色,這說明產(chǎn)生的氣體中有雜質
H2O
H2O
(填化學式).除次以外還可能含有的雜質氣體是
醋酸
醋酸
(填名稱),為了檢驗該雜質,可將E裝置連接到上述裝置中
B、C
B、C
(填序號)之間,氣體從
b
b
(填“a”或“b”)進入裝置E,E中所放的試劑為
紫色石蕊試液
紫色石蕊試液
,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3)裝置C的作用為
除去H2中混有的CH3COOH蒸氣
除去H2中混有的CH3COOH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2、在“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動中,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的裝置來比較人體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量與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量.在A瓶和B瓶中盛的無色溶液是
澄清石灰水

(1)在進行實驗時,吸入的空氣由
b
(填“a”或“b”,下同)進入,呼出的氣體由
a
排出.
(2)在實驗結束時,能說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多的現(xiàn)象是
A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中的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或A中的澄清石灰水比B中的澄清石灰水先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6?棲霞區(qū)二模)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物之一,表一為我國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對每次空氣質量測定中的S02最高濃度限值.

S02最高濃度限值(單位mg?m-3
一級標準 二級標準 三級標準
0.15 0.50 0.70
國家環(huán)?偩忠(guī)定從2005年1月1日起將各類實驗室納入環(huán)保監(jiān)管范圍.為粗略地測定周圍環(huán)境中的SO2含量,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裝置.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在試管中裝入適量的水(保證玻璃導管的下端浸沒在水中),然后向外輕輕拉動注射器的活塞時,將會看到
浸沒在水中的玻璃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浸沒在水中的玻璃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填寫實驗現(xiàn)象),則證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已知二氧化硫與碘水的反應為:SO2+I2+2H2O═H2SO4+2HI.向試管中加入1.0mL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27×10-4的碘水( 此時溶液的密度與水的密度近似 ),用適量的蒸餾水稀釋后再加入2~3滴無色淀粉溶液(遇到碘單質變藍色),配制成溶液A.測定指定地點的空氣中SO2的含量時,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復抽氣,A溶液由
色變?yōu)?!--BA-->
色時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3)課外活動小組分成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使用相同的實驗裝置和溶液A,分別測量化學實驗室和教室的空氣中的S02含量.當反應恰好完全進行,記錄抽氣次數(shù)如下(假設每次抽氣500mL).請將表二填寫完整(計算時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I-127  S-32  O-16)
表二  不同組別的測量值
 組  別 第一小組(實驗室) 第二小組(教室)
抽氣次數(shù) 110 150
空氣中S02的含量(單位:mg?m-3
(4)通過測定并計算,你判斷出所測化學實驗室的空氣中S02的含量屬于
三級
三級
標準(填表一中所列舉的等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甲同學操作正確,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水沿著導管進入集氣瓶,大約在“1”刻度的位置
水沿著導管進入集氣瓶,大約在“1”刻度的位置
,由此得出的關于空氣組成的結論是
氧氣的體積大約占空氣體積的
1
5
氧氣的體積大約占空氣體積的
1
5

(2)乙同學測定結果比甲同學測定的結果偏高,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
實驗過程中沒夾緊止水夾
實驗過程中沒夾緊止水夾
(寫出一點即可).
(3)該實驗還可推論出氮氣的性質有(寫一點即可)
氮氣難溶于水
氮氣難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