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根據(jù)下列描述,寫出有關反應的文字(或化學式)表達式:
(1)一種暗紅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出現(xiàn)大量白煙: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實驗室用一種白色固體和一種黑色固體混合加熱制取氧氣: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一種金屬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分析 (1)根據(jù)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進行分析;
(2)根據(jù)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進行分析;
(3)根據(jù)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進行分析.

解答 解:(1)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學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故答案為:(1)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應物、生成物,最后結合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書寫方程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為了探究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時,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總質(zhì)量與生成物總質(zhì)量是否相等.某校甲、乙兩個興趣小組分別設計了如下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
[實驗方案]
CuSO4+2NaOH=Cu(OH)2↓+Na2SO4; Na2CO3+2HCl=2NaCl+H2O+CO2

[進行實驗]如圖所示,甲小組把盛有適量CuSO4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乙小組把盛有適量Na2CO3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然后將燒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碼平衡;接著取下燒杯并將其傾斜,使試管內(nèi)和燒杯內(nèi)的兩種溶液混合發(fā)生反應,待反應后再把燒杯放到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根據(jù)要求,請回答:
[實驗現(xiàn)象]反應后,甲小組的天平指針指向刻度盤的中間,乙小組的天平指針指向刻度盤的右邊(選填“左邊”、“右邊”或“中間”)
[分析討論]甲小組得出的結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
原因(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zhì)量不變.乙小組的原因反應中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因此燒杯內(nèi)總質(zhì)量會減少.
[反思與評價]比較兩個小組的實驗設計,若使用的試劑不變,應改進的是:將乙小組中的燒杯改為密閉容器并使用氣球等作為緩沖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 。
A.氮氣B.二氧化碳C.氧氣D.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常見的物質(zhì)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啤酒;氧化鎂B.食醋;凈化后的空氣
C.水和冰的共存物;加碘食鹽D.蒸餾水;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寫出僅有鋁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
A.氧化鋁--AlOB.氦氣--He2C.氫氧化鉀--KOHD.氯化亞鐵--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1908年德國化學家朗道耳特及1912年英國化學家曼萊做了精確度極高的實驗,所用的容器及反應物的質(zhì)量為1000g左右,反應前后質(zhì)量之差小于0.0001g,質(zhì)量變化小于一千萬分之一.這個差別在實驗誤差范圍之內(nèi),因此科學家一致承認了質(zhì)量守恒定律.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判斷,在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
A.物質(zhì)的種類B.物質(zhì)的性質(zhì)C.分子的種類D.原子的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生米煮成熟飯B.高粱釀酒C.電燈發(fā)光D.害羞臉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發(fā)硯,長期便用的熱水壺底部有一層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其他成分不和鹽酸反應),他們?yōu)榱藴y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將50克某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加入到裝有12.5克水垢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中剩余物質(zhì)為58.1克.
(1)由此得出,12.5克水垢與鹽酸充分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4.4g.
(2)水垢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3)上述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4)若同學們要用36.5%濃鹽酸來配置上述稀鹽酸,需要濃鹽酸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