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中的物質可以存在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NaOH      MgSO4      NaCl
B、BaCl2 Na2SO4      KNO3
C、AgNO3      HCl        CuSO4
D、H2SO4 Cu(NO32 NaCl
考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
專題: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可知,若物質之間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水、氣體、沉淀,則能夠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進行分析.
解答:解:A、NaOH、MgSO4在溶液中交換成分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BaCl2、Na2SO4在溶液中交換成分生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AgNO3、HCl在溶液中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銀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
D、三種物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氣體、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的共存問題,判斷物質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質之間能否發(fā)生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水.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張老師在化學課上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液態(tài)空氣放入一個大燒杯中,可觀察到冒出大量白霧.接著,把一根燃著的小木條置于燒杯口,小木條火焰熄滅;過一會兒,又把燃著的小木條置于燒杯口,小木條仍然熄滅;待液態(tài)空氣快蒸發(fā)完時,又把燃著的小木條置于燒杯口,發(fā)現(xiàn)小木條火焰不但沒有熄滅,反而燃燒更旺.請分析回答:
(1)空氣的成分是以
 
為主;
(2)第一、二次小木條火焰會熄滅,說明液態(tài)空氣中首先蒸發(fā)出來的氣體是
 
,由此可推斷該氣體可能的性質是
 
;
(3)第三次小木條火焰不但沒有熄滅,反而燃燒更旺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使用托盤天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稱量前先調節(jié)托盤天平的零點
B、稱量時左盤放被稱量物,右盤放砝碼
C、潮濕或腐蝕性的藥品,應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其他固體藥品可直接放在托盤上稱量
D、稱量完畢,應把砝碼放回砝碼盒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空氣污染指數(shù)與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
空氣污染指數(shù)0~5051~100101~200201~300>300
空氣質量狀況優(yōu)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空氣質量級別
根據(jù)“中國國家環(huán)境監(jiān)測”數(shù)據(jù),2011年9月17日,陽泉市市區(qū)空氣污染指數(shù)為49,根據(jù)以上信息,判斷陽泉市區(qū)當天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是( 。
A、Ⅰ級    優(yōu)
B、Ⅱ級  良
C、Ⅲ級   輕度污染
D、Ⅴ級  重度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丙二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丙二醇的化學式為C3H8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丙二醇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2
B、丙二醇中含有氧氣
C、丙二醇的相對分子質量是76
D、丙二醇由四種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空洞是全球面臨的三大環(huán)境問題,人類向空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下列何種氣體會引起酸雨(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D、氟利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氧氣的性質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通常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B、氧氣不易溶于水
C、氧氣密度略大于空氣
D、氧氣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水結成冰B、玻璃破碎
C、空氣液化D、食物腐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高錳酸鉀的大試管口應(  )
A、朝下B、朝上
C、略向下傾斜D、略向上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