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13.8 g R2CO3(R為未知金屬元素)固體完全溶于水得到100 g溶液,加人一定質(zhì)量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34.2%的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BaCO3沉淀19.7 g.向所得的濾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變紅,逐滴加入20 g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溶液剛好變成無色.試計算:

(1)R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2)所加Ba(OH)2溶液的質(zhì)量;

(3)最后所得RCl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答案:
解析:

  (1)解:設R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x,生成ROH的質(zhì)量為y,氫氧化鋇溶液的質(zhì)量為z

  R2CO3+Ba(OH)2=BaCO3↓+2ROH

  60+2x 171   197   2x+34

  13.8 g 34.2%z 19.7 g

  (60+2x):13.8 g=197:19.7 g=(2x+34)∶y=171∶34.2%z

  x=39 y=11.2 g z=50 g

  R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9

  (2)Ba(OH)2溶液的質(zhì)量為50 g

  (3)設ROH與HC1反應生成RCl的質(zhì)量為m

  ROH+HCl=RC1+H2O

  56     74.5

  11.2 g    m

  56∶11.2 g=74.5∶m  m=14.9 g

  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4.9 g/(100+50+20-19.7)g]×100%=9.9%

  (每小題2分,共6分)(計算過程中未代入單位,不扣分;每小題關系式1分,結(jié)果1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數(shù)據(jù)合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鈣片的標簽如右,且知此鈣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鈣含有鈣元素:
(1)請通過計算說明此標簽中的含鈣量是錯誤的.
(2)為測定其真實的含鈣量,小東每次取10片鈣片放入已稱量的含足量鹽酸的燒杯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CaCO3+2HCl═CaCl2+H2O+CO2↑,充分反應后再稱取燒杯和剩余物的總質(zhì)量,小東做了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zhì)的質(zhì)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反應前:燒杯+鹽酸  22 g  22 g  22 g  22 g
  10片鈣片  8 g  8 g  8 g  8 g
反應后:燒杯十剩余物  26.7 g  26.5 g  26.9 g  26.7g
①請列式計算每片此鈣片含碳酸鈣的質(zhì)量.
②請列式計算每片此鈣片的含鈣量,并建議廠家如何修改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數(shù)據(jù)合理的是(  )
A.用托盤在天平稱取13.8克食鹽
B.用量筒量取7.65ml蒸餾水
C.用普通溫度計測出室溫為23.85℃
D.用托盤天平稱取5.56克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碳酸鎂晶須(MgCO3·nH2O,n = 1~5的整數(shù))廣泛應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產(chǎn)品等領域。為測定碳酸鎂晶須中n的值,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裝置并進行了3次實驗:(不考慮稀鹽酸揮發(fā)

【查閱資料】:

a、碳酸鎂晶須受熱分解,生成3種氧化物;

b、相對分子質(zhì)量:[Mr(MgCO3)∶84、Mr(H2O)∶18、Mr(MgO)∶40、Mr(CO2)∶44]

【實驗步驟】

   ▲   ;

②準確稱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裝置中,連接儀器;

③打開彈簧夾a,鼓入一段時間空氣,稱量C裝置的質(zhì)量;

④關閉彈簧夾a,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緩緩滴入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a,   ▲   ;

編  號

1

2

3

實驗前

228.00

228.00

228.00

實驗后

229.10

229.11

229.09

⑥準確稱量C裝置的質(zhì)量(如右表);

⑦重復上述步驟;

⑧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完善實驗步驟:①   ▲   ;⑤   ▲  

(2)請計算碳酸鎂晶須中的n值。(要求有計算過程,3分)

(3)A裝置中盛放的溶液是   ▲   ;

(4)D裝置的作用是   ▲   ;

【實驗反思】

(5)實驗結(jié)果與理論值有偏差,原因可能是   ▲   ;

(6)下列選項中,會造成實驗結(jié)果偏大的是   ▲   ;偏小的是   ▲   ;

①反應結(jié)束后,沒有通空氣;           ②稱量C裝置前,沒有通空氣;

③沒有A裝置;                        ④沒有D裝置;

⑤稀鹽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C裝置中NaOH溶液濃度過大;

(7)為精確測定n的值,在老師指導下,小組同學稱取13.8 g MgCO3·nH2O進行熱重分析,并繪制出如圖所示的熱重曲線示意圖。則:

①t2℃時,剩余固體為   ▲   (填化學式);

②最終剩余的4.0 g物質(zhì)是   ▲   (填化學式);

③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