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中,只能得出燃燒需要氧氣的結論是(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燃燒條件的實驗中,只能得出燃燒需要氧氣的結論的是A。B.需要氧氣和溫度達到著火點。C. 需要氧氣和可燃物。D. 需要氧氣和溫度達到著火點。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燃燒的條件。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模擬考試(三)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往濾渣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無氣泡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濾液一定呈藍色 B. 濾液中一定有Zn(NO3)2
C. 反應前后溶液的質量不變 D. 濾渣中的物質至少有兩種
B 【解析】A、向濾渣中滴加少量的稀鹽酸,無氣泡產生,說明固體中不含有鋅,鋅全部參加了反應,可能是鋅與硫酸銅恰好反應,濾液不一定呈藍色,錯誤; B、鋅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鋅能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故濾液中一定有Zn(NO3)2,正確;C、鋅和硝酸銀、硝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Zn+2AgNO3=Zn(NO3)2+2Ag, 6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類比推理是化學學習中的一種重要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正確的是( )
A. 室溫下,pH值<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pH值<7的雨水是酸雨
B. CH4充分燃燒生成的H2O 和CO2,則充分燃燒生成H2O 和CO2的物質只含C、H 元素
C. 一定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還能溶解溶質,則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質
D. CaO 與水反應生成Ca(OH )2,同理,Na2O與水反應生成NaOH
D 【解析】A、室溫下,pH值<7的溶液呈酸性,pH值<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二氧化碳與生成碳酸,pH值<7,但不會構成酸雨,故A錯誤;B、CH4充分燃燒生成的H2O 和CO2,則充分燃燒生成H2O 和CO2的物質不一定只含C、H 元素,也有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錯誤;C、一定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還能溶解溶質,則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不是不能溶解任何物質,而是還可以溶解其他物質,故C錯誤;D、C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燒時,排放出污染環(huán)境的氣體是( )
A. 只有CO B. 只有SO2 C. CO和CO2 D. SO2和CO
D 【解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還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煙塵等物質.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xiàn)代社會對能量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
A. 地熱能 B. 天然氣 C. 可燃冰 D. 風能
B 【解析】天然氣不屬于新能源,地熱能、可燃冰和風能均屬于新能源。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南充名校2018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走進千家萬戶。制造汽車要用到含銅、鐵、鋁等成分的多種金屬材料。
(1)在汽車電路中,經常用銅作導線,這是利用了銅的_________性。
(2)車體多用鋼材制造。其表面噴漆不僅美觀,而且可有效防止鐵與_________接觸而生銹。
(3)要探究鋁、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除鋁、銅外,還需要用到的試劑是_________。(填一種即可)
導電 氧氣、水蒸氣 硫酸亞鐵溶液(或氯化亞鐵溶液或硝酸亞鐵溶液) 【解析】(1)銅用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2)鐵在與氧氣和水蒸氣同時接觸時會生銹,在車體表面噴漆可以防止鐵與氧氣、水蒸氣接觸而生銹;(3)要比較鋁、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可以利用鋁、銅與鐵的鹽溶液反應,因此試劑可以選用硫酸亞鐵溶液或氯化亞鐵溶液或硝酸亞鐵溶液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南充名校2018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浙江大學實驗室里誕生了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碳海綿”�!疤己>d”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具有吸附性 B. 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
C. 在一定條件下可還原氧化銅 D. 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
B 【解析】A、“碳海綿”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所以具有很強的吸附性,故正確;B、由于“碳海綿”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碳在常溫下性質穩(wěn)定,故說法錯誤;C、碳海綿”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所以屬于混合物,故C正確;D、碳的單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隨州市高新區(qū)四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段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過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B.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純凈物,所以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C. CaO與水反應生成Ca(OH)2,同理,K2O與水反應生成KOH
D. pH值<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pH值<7的雨水是酸雨
C 【解析】A、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故A錯誤;B、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純凈物,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B錯誤;C、CaO與水反應生成Ca(OH)2,同理,K2O與水反應生成KOH,故C正確;D、pH值<7的溶液呈酸性,pH值<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pH值<7,但不屬于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三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 微粒觀:和
兩個粒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
B. 轉化觀:二氧化碳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能可以相互轉化
C. 能量觀:硝酸銨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天然氣燃燒吸收熱量
D. 結構觀: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存在較大差異是由于碳原子的結構不同
B 【解析】A、和兩個粒子核內質子數不相同,所以不屬于同種元素,錯誤;B、氧氣與碳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轉化為氧氣,錯誤;C、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收熱量,天然氣燃燒放出熱量,錯誤;D、金剛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存在較大差異,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