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指出下列化學用語中“2”表示的不同意義:

2H 。Ca2+ 。CO2中的“2”表示:

【答案】2個氫原子;一個鈣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解析】

試題分析:2H表示2個氫原子;Ca2+表示一個鈣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 CO2中的“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CO還原CuO“微型”實驗裝置(夾持儀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實驗中所需CO可現(xiàn)制現(xiàn)用

B. 此裝置可節(jié)約用品,污染小,現(xiàn)象明顯

C. 此裝置內(nèi)空間較小,空氣易排空,實驗危險系數(shù)小

D. 該實驗中所涉及反應的基本類型有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A~F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zhì),如圖所示是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圖中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標出。已知:A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B在常溫下為液態(tài),F(xiàn)是黑色粉末。

① A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② B→D是___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③ 在C→E的反應中,C物質(zhì)發(fā)生______________(填“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

④ 寫出E→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設計對比實驗,控制變量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比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______。

編號

A

B

實驗設計

實驗目的

探究同種物質(zhì)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探究MnO2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zhì)質(zhì)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物質(zhì)為化合反應 B. 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 該化學反應中甲、丁的質(zhì)量變化之比為5:7 D. 該化學反應中乙、丁的質(zhì)量變化之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A. 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 B. 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

C. 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的溶液 D. pH等于7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回收一塊銅鋅合金中的銅,按照圖進行實驗(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計算:

(1)4.0 g銅鋅合金中鋅的質(zhì)量是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構建知識網(wǎng)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圖是某同學構建的有關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和制取的知識網(wǎng)絡圖,其中a、b、c、d、e、f分別代表不同反應。請根據(jù)該圖回答有關問題。

(1)a用于實驗室制取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2)驗證c反應發(fā)生,需要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

(3)d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___反應。

(4)一氧化碳的燃燒是實現(xiàn)f的途徑之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5)在自然界中,綠色植物通過____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同時產(chǎn)生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河水含泥沙、細菌等雜質(zhì),需要凈化處理成自來水,某市自來水廠的生產(chǎn)過程如圖所示。

(1)為了使沉淀池的懸浮物沉降,通?杉尤____________

(2)沙濾池可將_____________過濾除去。

(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___________的結構。

(4)常用于殺菌池消毒的物質(zhì)有多種,請寫出其中一種物質(zhì)的化學式_______

(5)要鑒別自來水是軟水還是硬水,可向自來水樣品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_,攪拌,如果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樣品為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集氣瓶里盛有N2和O2的混合氣體(體積比為4:1)。小貝同學要用燃燒燒法除去O2而得到較純凈的N2時,你認為她采用的試劑最好是

A、鐵絲 B、紅磷 C、木炭 D、硫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