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是人類活動必需的自然資源.工業(yè)上常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室常用物質(zhì)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氣,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①是 ,②是 .
(2)工業(yè)上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取氧氣,發(fā)生的變化是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3)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要求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 (填“固態(tài)”或“液態(tài)”);
(4)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氧氣時,應選用 試劑,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5)實驗室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當 時開始收集;
(6)E裝置中充滿水時,也可以作為氧氣的收集裝置,則氧氣應從 端通入(填“a”或“b”).
【考點】氧氣的制取裝置;氧氣的工業(yè)制法;氧氣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據(jù)圖即可知道儀器的名稱,根據(jù)氧氣的實驗室制取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①是錐形瓶 ②是水槽;
(2)工業(yè)制氧氣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3)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要求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態(tài);
(4)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氧氣時,應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水+氧氣;
(5)實驗室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當有連續(xù)均勻氣泡冒出時開始收集;
(6)E裝置中充滿水收集氧氣時,氧氣密度比水小,則氧氣應從b端進入;
答案:(1)①錐形瓶; ②水槽;(2)物理變化; (3)固態(tài); (4)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過氧化氫水+氧氣;(5)有連續(xù)均勻氣泡冒出; (6)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常見的氣體的實驗室制取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雨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或總結 | ||
結論 | 總結 | |||
實驗一 | 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有氣泡產(chǎn)生,木條不復燃 | 過氧化氫分解產(chǎn)生氧氣,但是 。 |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
實驗二 | 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
| |
實驗三 |
|
|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
(1)請你幫小雨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雨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nèi)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三”反應后試管內(nèi)的剩余物繼續(xù)實驗。接下來的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蠟燭燃燒進行如下探究:
點燃蠟燭,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水霧.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nèi)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后的生成物有水、 .
他們發(fā)現(xiàn),蠟燭剛熄滅時,會冒出一縷白煙,白煙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設】
A、白煙是蠟燭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煙是蠟燭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汽
C、白煙是蠟燭蒸汽凝結成的蠟燭固體小顆粒.
【實驗驗證】
(1)熄滅蠟燭,立即用一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 (填序號,下同),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2)熄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處,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 ,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3)熄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伸到白煙處(不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為假設C,提供了證據(jù).因為 .
探究結論:通過以上的探究實驗,所能得到的結論是 實驗能(填“能”或者“不能”)排除假設A和假設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③是不同種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
C.②③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
D.①④表示的是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下列物質(zhì):①稀有氣體②液氧③四氧化三鐵④硫酸銅⑤自來水⑥水銀
用序號按要求填寫:
屬混合物的是 ,屬化合物的是 ,屬單質(zhì)的是 .
(2)10%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是 ,溶劑是 ,該溶液中溶質(zhì)、溶劑、溶液的質(zhì)量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物質(zhì)為金屬材料,則該物質(zhì)( )
A.一定是單質(zhì)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單質(zhì)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jù)報道運載“神舟七號”飛船的火箭動力是由高氯酸按(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應方程式如下:
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推斷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N2右下角“2”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2左側“2”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應前后N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為: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