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鎂與NH4Cl溶液反應,除生成一種鹽外,還有氣泡產生.為確定氣體的成分,進行下列實驗探究:
【假設猜想】氣體可能是HCl、NH3、H2的一種或幾種.
【查閱資料】
①NH3+HCl═NH4Cl 2NH3+H2SO4═(NH4)SO4
②2NH3+3CuO 3Cu+N2+3H2O
【實驗探究】
(1)為了確定是否含有HCl,將氣體通入酸化的溶液中,無沉淀生成,則該氣體中無HCl.
(2)為了探究其它氣體是否存在,又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
①A中觀察到 , 證明有NH3;
②B中玻璃管內觀察到 , 證明有H2
③濃硫酸的作用是 .
(3)【實驗結論】Mg與NH4Cl溶液反應生成鹽、NH3和H2 . 寫出化學方程式 .
(4)【試驗反思】綜合以上信息和實驗結論,有同學認為不需要單獨檢驗HCl,就能證明HCl不存在.請評價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
【答案】
(1)硝酸銀
(2)溶液變紅色,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玻璃管內壁出現水珠,吸收水蒸氣和氨氣
(3)Mg+2NH4Cl═MgCl2+2NH3↑+H2↑
(4)是,因為氨氣能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
【解析】解:【實驗探究】(1)為了確定是否含有HCl,將氣體通入酸化的硝酸銀溶液中,無沉淀生成,則該氣體中無HCl.
故填:硝酸銀.(2)①A中觀察到溶液變紅色,證明有NH3;②B中玻璃管內觀察到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玻璃管內壁出現水珠,證明有H2;③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和氨氣.
故填:溶液變紅色;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玻璃管內壁出現水珠;吸收水蒸氣和氨氣.
【實驗結論】
Mg與NH4Cl溶液反應生成MgCl2、NH3和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NH4Cl═MgCl2+2NH3↑+H2↑.
故填:Mg+2NH4Cl═MgCl2+2NH3↑+H2↑.
【試驗反思】
因為氨氣能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所以不需要單獨檢驗HCl,就能證明HCl不存在.
故填:是;因為氨氣能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
氯離子的檢驗方法: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即白色沉淀是氯化銀,證明含有氯離子。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氫氣具有還原性,加熱能使氧化銅還原成銅。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根據題目中的資料可知它還能除去剩余的氨氣防止氨氣干擾氫氣的驗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能發(fā)生反應,且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加的是
A.鋅和硝酸銀溶液B.稀鹽酸和氧化鐵
C.硫酸鈉溶液和硝酸鉀溶液D.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氣體中,都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氮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氮氣、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鑒別的方法中,不能區(qū)分開來的是( 。
A.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分二氧化碳和氮氣B.用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分酒精和醋酸
C.用觀察法辨認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固體D.用紫色石蕊試液區(qū)分碳酸飲料和純凈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人人有責,下列節(jié)約行為中可行的是 ( )
A.直接用工廠排出的廢水灌溉農田B.吃經蒸煮后的變質大米
C.將用剩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D.改用節(jié)水水籠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17號元素的誕生讓我們觸到了現在科技可能實現的領域邊緣!蓖茰y該元素為117號元素的依據是( 。
A.中子數B.電子數C.質子數D.質子數和中子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黃山毛峰”是安徽省的名茶之一,富含茶多酚(C22H18O11)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有利于延緩衰老,下列有關茶多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屬于氧化物B.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22:18:11
C.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小D.由51個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初中化學實驗中,鐵釘多次亮相.如圖展示了光亮鐵釘的一系列變化
(1)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是
(2)②中,鐵釘主要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
(3)③中除去鐵銹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如果用a、b、c分別代表光亮鐵釘、銹蝕鐵釘、無銹鐵釘,則它們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