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2.物質的性質與變化、組成與結構、用途與制法是化學主要學習內容.
(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huán)”與“碳循環(huán)”,在氧循環(huán)過程中氧元素會由單質變?yōu)榛衔�,則上述變化是化學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2)金剛石、氯化鈉、水,在這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是氯化鈉,其所含陽離子符號為Na+
(3)現(xiàn)有①銅;②氮氣;③干冰;④氧氣.四種物質,請選相應物質的序號填空(每種物質只用一次):
I.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③;II.可作電線的是①; III.可用作糧食保護氣的是②;
IV.可用作火箭助燃劑的是④.

分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jù)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
(2)根據(jù)金屬和大多數(shù)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等由原子構成,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如水、氫氣等,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如氯化鈉,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3)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根據(jù)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分析回答.

解答 解:(1)在氧循環(huán)過程中氧元素會由單質變?yōu)榛衔�,有新物質生成,所以發(fā)生的屬于化學變化;故填:化學變化;
(2)金剛石于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故填:氯化鈉;Na+
(3)Ⅰ干冰易升華,吸熱,常用于人工降雨;
Ⅱ銅具有導電性,可用來制導線;
Ⅲ氮氣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常用來作保護氣;
Ⅳ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來作火箭助燃劑.
故答案為:Ⅰ③;Ⅱ①;Ⅲ②;Ⅳ④.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常見物質的用途等,同學們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7.A~K均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其中A、D為常見的非金屬單質,G、I為常見的金屬單質,E是鐵銹的主要成分;常溫下,C、D、F均為無色氣體,且C、D具有可燃性,B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液體,J為藍色溶液.

(1)反應③屬于置換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寫出E和H的化學式:EFe2O3;HCuO.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H20_CO+H2.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化學復習課上,某實驗小組同學利用鹽酸與大理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時,發(fā)現(xiàn)產生的氣體經(jīng)反復實驗也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做出猜想】
甲:澄清石灰水可能保存不當已完全變質.
乙:用濃鹽酸進行實驗,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氣體,寫出二氧化碳中的氣體雜質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進行實驗】
1.通過實驗證明原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沒有變質,猜想甲是錯誤的,請你寫出實驗方法:取適量澄清石灰水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色.
2.取原瓶中的鹽酸少量,加適量水稀釋后再與大理石反應,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從原瓶取出的少量澄清石灰水中,結果石灰水邊渾濁,由此證明猜想乙是正確的.
【拓展與交流】
為了除去上述實驗中二氧化碳氣體內的雜質,得到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a瓶內的液體是C(填編號,下同),b瓶內的液體是B.
A.濃NaOH溶液  B.濃H2SO4  C.NaHCO3溶液
老師說:“化學實驗中難免失敗或者有意外現(xiàn)象發(fā)生,通過查閱資料或請教他人、再進行實驗后認真分析,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貨.”
例如:稀硫酸和塊狀大理石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因為稀硫酸與塊狀大理石中的碳酸鈣反應生成硫酸鈣較多時不再溶解,會附著在大理石表面,阻止硫酸和碳酸鈣進一步反應,而大理石粉末與稀硫酸可以持續(xù)劇烈反應,有時也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粉末與稀硫酸持續(xù)劇烈反應的原因是: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充分接觸.
再如:足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石灰水先變渾濁,然后逐漸澄清,這是因為還發(fā)生了反應:CaCO3+H2O+CO2═Ca(HCO3x,Ca(HCO3x易溶于水,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現(xiàn)在有四個集氣瓶,分別是氧氣、二氧化碳、空氣和氮氣,請你用兩種方法鑒別它們.澄清石灰水、燃著的木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已知A、B、C為初中化學上常見的物質,并且存在下面關系(條件略去):A→B→C→A.請寫出一組符合要求的A、B、C三種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小球間的短線代表原子間的結合.從示意圖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是( �。�
A.圖中反應前后分子沒有變化
B.圖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個數(shù)有變化
C.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
D.該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下面是初中常見化學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
(1)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鈣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為20,鎂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氯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填“得”或“失”)電子,鎂元素和氯元素所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Cl2
(2)鋅在干燥空氣中很穩(wěn)定,在潮濕空氣中,容易發(fā)生反應,其反應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為:4Zn+2O2+3H2O+X=3Zn(OH)2+ZnCO3.則X的化學式為CO2
(3)如圖是表示氣體分子的示意圖,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D,表示混合物是BC,表示單質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食鹽C.植物油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雖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B.鐵、鈉、鋅都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都不能過量攝入
C.可以通過加水的方法區(qū)分硝酸銨、食鹽和氧化鈣三種白色粉末
D.含碳燃料燃燒不充分時易產生劇毒的CO,所以燃燒時必須保證通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