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鈣能導致兒童發(fā)育不良或佝僂病.小明同學從食物中攝入鈣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種鈣片.該鈣片標簽的部分內容如圖所示(假設鈣片中只有碳酸鈣含有鈣元素),請計算:
(1)碳酸鈣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2)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
(3)小明同學每天從鈣片中攝入鈣元素的質量;
(4)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鈣≥0.10g)來補充鈣,每天至少需要喝多少毫升牛奶?
考點: 物質組成的綜合計算;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
分析: (1)碳酸鈣中鈣、碳、氧元素的質量比=(鈣的相對原子質量×鈣原子個數):(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碳原子個數):(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氧原子個數);
(2)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100%;
(3)小明每天從鈣片中攝入鈣元素的質量=鈣片片數×每片鈣片中所含鈣元素的質量;
(4)根據每天需要喝的牛奶中含鈣量=每天所吃的鈣片中鈣元素的質量來回答.
解答: 解:(1)碳酸鈣中鈣、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40:12:(16×3)=40:12:48=10:3:12;
(2)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100%=40%;
(3)小明每天從鈣片中攝入鈣元素的質量=鈣片片數×每片鈣片中所含鈣元素的質量=鈣片片數×每一片鈣片所含碳酸鈣質量×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2×0.75g×40%=0.60g;
(4)根據每天需要喝的牛奶中含鈣量=每天所吃的鈣片中鈣元素的質量,設:每天至少需要喝牛奶的體積為V,則
=0.60g V=600ml.
故答案為:
(1)10:3:12;
(2)40%;
(3)0.60g;
(4)600mL.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加了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跨度,強調了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是一道綜合題目.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分解反應也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 碳酸鈣 氧化鈣+二氧化碳
B. 木炭+氧氣 二氧化碳
C. 甲烷+氧氣 二氧化碳+水
D. 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之間存在聯系,找出聯系,發(fā)現規(guī)律是我們學好化學的一種基本方法.
(1)請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這四種氣體之間存在的另外兩個規(guī)律并排序.
規(guī)律 排序
示例:標準狀況下,密度由大到小 CO2、C2H4、C2H2、CH4
(2)某氣體由CH4、C2H2、C2H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該氣體樣品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下列對該氣體組成判斷正確的是 C
A.該氣體中一定含有C2H4
B.該氣體中一定沒有CH4
C.該氣體中可能含有C2H2
D.該氣體不可能同時含有CH4、C2H2、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XX”鈣片商品標簽圖.請根據標答的有關信息完成下列各題.
(1)“主要成分碳酸鈣由 種元素組成.
(2)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3)“每片鈣片中至少含鈣元素的質量為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同學將金屬氧化物知識整理如下:
(1)寫出上表中氧化鐵的化學式.
(2)表中的排列規(guī)律是根據金屬 (填序號)排列的.
①元素化合價
②活動性順序
③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將量筒平放且面對刻度平視測量,初次視線與量筒內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20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5mL.則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 。
A. 大于15 mL B. 小于15mL C. 等于15 mL D. 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欲稱5.6g NaCl(食鹽),他在左邊托盤上放了5g砝碼,又把游碼移動到0.6g,然后在右邊托盤上加NaCl使天平平衡,則實際得的NaCl的質量為( )
A. 5.6g B. 5g C. 4.4g D. 6.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 叫做物理變化, 叫做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是 ,
(2) 叫做化學性質, 叫做物理性質
(3)下列敘述中, 是物理變化, 是化學變化; 是物理性質, 是化學性質.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鋼鐵生銹③電燈通電發(fā)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氣燃燒⑥銅器上出現銅綠⑦鎂能燃燒⑧氧化銅是黑色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