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將一塊鋁片插入到裝有硝酸亞鐵的燒杯中(如圖A),一段時間后,燒杯中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如圖B),請仔細觀察圖示,回答問題:

(1)把鋁片放進硝酸亞鐵溶液前,應進行一個實驗步驟是用砂紙打磨鋁片表面,進行這個步驟的目的是除去鋁表面的氧化膜.
(2)在硝酸亞鐵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是Fe2+、NO3-.(填化學符號)
(3)將鋁絲浸入硝酸亞鐵溶液中,靜置,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鋁絲表面有銀白色的金屬生成,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l+3Fe(NO32=2Al(NO33+3Fe.結(jié)合現(xiàn)象分析,溶液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離子NO3-
(4)將鋁絲浸入到FeSO4溶液中也能看到相同的現(xiàn)象.

分析 (1)根據(jù)鋁不易被腐蝕的原因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硝酸亞鐵的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jù)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原理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jù)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發(fā)生的條件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鋁表面易生在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了里層的鋁和硝酸亞鐵接觸,所以實驗前要先用砂紙打磨鋁片表面,以除去鋁片表面的氧化膜,故填:用砂紙打磨鋁片;除去鋁表面的氧化膜;
(2)硝酸亞鐵是由亞鐵離子和硝酸根離子構(gòu)成,在水溶液中硝酸亞鐵發(fā)生電解生成兩種離子,故填:Fe2+、NO3-
(3)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鋁的活動性在鐵前面,所以鋁能置換出硝酸亞鐵中的鐵,生成硝酸鋁和鐵,根據(jù)反應原理可知反應時溶液中的硝酸根離子沒有發(fā)生變化,故填:鋁絲表面有銀白色的金屬生成;2Al+3Fe(NO32=2Al(NO33+3Fe;NO3-;
(4)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從其后面金屬的鹽溶液中將其置換出來,由此可知鋁絲只要和亞鐵鹽的溶液反應都會將鐵置換出來,故填:FeSO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點評 此題考查金屬的活動性的應用,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從其后面金屬的鹽溶液中將其置換出來,掌握這一理論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基礎(ch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過多的病人空腹時最適宜食用的是(  )
物質(zhì)橘子葡萄牛奶玉米粥
pH3~43.5~4.56.3~6.67.2~8.0
A.橘子B.玉米粥C.葡萄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這一治療瘧疾的藥物,成為中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下列關(guān)于青蒿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青蒿素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B.青蒿素中含有42個原子
C.青蒿素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5:22:5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實驗室有失去標簽的4種溶液,只知道分別是碳酸鉀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鈣溶液和稀鹽酸,請參與下列實驗:
(1)不用化學實驗就能鑒別出來的是CuSO4溶液.
(2)另取3種溶液兩兩混合,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如下: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任取少許兩種溶液于試管中,再用滴管取另一種溶液,分別滴加到上述兩支試管中①若實驗現(xiàn)象為一支試管產(chǎn)生氣泡,另一支試管無明顯現(xiàn)象,則滴管所取的溶液為HCl.
②若實驗現(xiàn)象為一只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另一只試管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滴管中所取的是碳酸鉀溶液.
(3)某同學將(2)中實驗后的所有廢液倒入一個燒杯中,最后燒杯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有K+、Cl-(填離子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鉀是維持人體生命和植物生長所必須的元素.如圖是從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鉀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9
B.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9.10
C.給農(nóng)作物補充鉀元素,可施用草木灰
D.鉀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形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根據(jù)下列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是( 。
A.
比較Zn和Fe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B.
探究鐵釘生銹時O2是否參與反應
C.
比較紅磷和白磷的著火點
D.
測定空氣中O2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t℃時,將V毫升密度為d克/厘米3,質(zhì)量分數(shù)為c%的某物質(zhì)的溶液蒸發(fā)掉m克水后恰好達飽和,則該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Vdc}{Vd-m}%$;t℃時,該物質(zhì)的溶解度為$\frac{100Vdc}{100(Vd-m)-V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知道過氧化鈉(Na2O2)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于是他們做了以下探究實驗.
實驗1:向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
請你對脫脂棉燃燒的原因進行分析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的氧氣和脫脂棉接觸,同時放熱使溫度達到了脫脂棉的著火點.
實驗2:向盛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試管中加入水,充分反應后,取試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試管中加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了.
[提出問題]溶液為什么先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了呢?
[猜想]甲同學認為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猜想不正確,理由是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查閱資料]①滴加酚酞呈現(xiàn)紅色的溶液遇到H2O2時,H2O2可以破壞酚酞的結(jié)構(gòu),使酚酞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再顯紅色;②酚酞在稀堿性溶液中穩(wěn)定顯紅色,而在濃氫氧化鈉等溶液中顯紅色后又褪色.
[猜想]通過查閱資料后,該興趣小組對溶液的紅色褪去的主要原因進行了猜想.
猜想A: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可能生成了H2O2;猜想B:生成的氫氧化鈉溶液可能太濃.
[實驗探究]請你將下列實驗方案填寫完整
猜想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jié)論
A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
加入適量二氧化錳后,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猜想A
正確
B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
加入足量的水后,滴加酚酞試液

溶液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了
猜想B
錯誤
[得出結(jié)論]根據(jù)實驗分析,過氧化鈉與水反應除了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外,還存在另一反應,則另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O2+2H2O=2NaOH+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