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jù)圖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所發(fā)生的三個反應共同的特點
 
.(寫出兩點即可)
(2)甲實驗集氣瓶中少量水的目的是
 

(3)小明做完上述實驗后,在乙中加入了一種無色液體,他所加的液體可能是
 
(填名稱);加該液體的目的是
 

(4)小明對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會火星四射進行探究.他將鎂條和不同含碳量的鐵絲(鐵絲直徑均為0.4mm)放入氧氣中燃燒,并將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
 
物質含0.05%的鐵絲含碳0.2%的鐵絲含碳0.6%的鐵絲
燃燒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無火星劇烈燃燒,極少火星劇烈燃燒,少量火星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①造成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
 

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是
 
考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專題:氧氣、氫氣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1)硫、木炭、鐵絲和氧氣的反應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可以從反應條件、反應類型、是否放熱等方面進行分析解答;
(2)硫燃燒時生成物會污染空氣;
(3)考慮二氧化碳的檢驗,即可.
(4)由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火星的多少與含碳量有關.
解答:解:
(1)硫、木炭、鐵絲和氧氣反應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例如:①都是化合反應,②都是氧化反應,③反應都放出大量熱,④反應條件都是點燃等;
(2)由于硫和氧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對大氣有污染的氣體.所以,先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對大氣的污染;
(3)由于木炭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所以,他所加的液體可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加該液體的目的是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4)由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火星的多少與含碳量有關,通過對比可知鐵絲含碳量越高,火星越多,所以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火星四射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與鐵絲中含碳有關并且鐵絲中含碳量≥0.6%.
故答案為:
(1)①都是化合反應;  ②反應都放出大量熱量;   ③反應條件都是點燃  (答案合理即可)
(2)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3)澄清的石灰水;檢驗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4)①鐵絲中含碳量≥0.6%;②鐵+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氧氣的化學性質,通過找出三個反應共同點,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陰離子R2-中含有18個電子,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則一個R原子中所含中子數(shù)為( 。
A、20B、12C、16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亮在做“鹽酸中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時,滴加鹽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劑,導致無法判斷該中和反應進行的程度.于是他對所得溶液的酸堿性進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堿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堿性,也可能呈
 
性,還可能呈
 
性.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用試管取該溶液1-2mL,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無色酚酞試液變
 
溶液呈堿性
【分析與思考】
(1)若溶液呈堿性,則溶液中使其呈堿性的離子是
 
(填寫微粒符號),為避免堿性溶液污染環(huán)境,小亮對所得溶液進行了如下處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產生沉淀為止.然后過濾,把濾液倒入蒸發(fā)皿中加熱,得到氯化鈉晶體,該過程涉及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為了進一步確定溶液的酸堿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樣,加入碳酸鈉溶液,若觀察到
 
,則所取溶液呈酸性;若無明顯現(xiàn)象,則呈中性.
方案二:取樣,加入金屬鋅,若有氣泡產生,則所取溶液呈酸性,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無明顯現(xiàn)象,則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請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應選用
 
mL的量筒.
(2)膠頭滴管用過后應
 
,再去吸取其他藥品.
(3)實驗室用燒瓶制取蒸餾水時,燒瓶的底部應墊放
 

(4)玻璃管插入帶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轉動插入.
(5)如果稱量有腐蝕性的藥品(如氫氧化鈉固體)必須放在
 
中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諸暨市山下湖鎮(zhèn)是全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yǎng)殖基地之一.為探究珍珠的化學成分,小明利用Google搜索引擎在互聯(lián)網上查詢得知:
①珍珠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碳酸鈣及少量的固體有機物;
②珍珠中的固體有機物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
③珍珠中的固體有機物不與稀鹽酸反應.
(1)為驗證珍珠中是否含有碳酸鈣,小明將珍珠樣品研成珍珠粉并
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請完成以下實驗報告單.
實驗步驟主要實驗現(xiàn)象分步實驗結論
①向珍珠粉樣品中加入適
量的稀鹽酸
試管 I中有氣泡產生;
試管Ⅱ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珍珠粉樣品中含有
 
②向反應后的試管 I的溶液
中滴加
 
溶液
試管 I中產生大量白色沉淀.珍珠粉樣品中含有Ca2+
小明的實驗結論是:
 
(2)實驗前小明準確稱取了2.5g珍珠粉,完全反應后試管Ⅱ中的渾濁液經過濾、烘干、冷卻,稱得白色固體的質量為2.25g,則珍珠粉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要有計算過程)
(3)小軍按小明的實驗裝置和操作過程重復了上述實驗,計算表明珍珠粉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居然大于100%.小軍得出這種不合理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①實驗裝置不密封 ②試管I中的稀鹽酸過量  ③試管Ⅱ中濾出的白色固體未烘干
(4)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小明發(fā)現(xiàn)硫酸鋇、碳酸鋇、碳酸鋅等也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據(jù)此請你判斷:小明設計的驗證實驗“實驗步驟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能否作為“確定某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a2+”的依據(jù)?你的結論是:
 
(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的探究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2)點燃蠟燭,將一支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
 
;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到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發(fā)現(xiàn)
 

結論:石蠟充分燃燒后生成物中一定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濾操作中的一貼、二低、三靠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保護大氣、水體等問題是人類生存面臨的重大問題.為了防止大氣和水體不受污染,人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列舉你所了解的水體或大氣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至少寫出兩種)
1.
 
;2.
 

請你就我們周圍的水體或大氣的污染問題,寫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或建議.(只寫兩條)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其中氮氣約占
 
,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決定了氮氣可以
 
;稀有氣體氦的密度小,可以代替氫氣用于填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