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原理是燃燒物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然后生成物幾乎不占空間,從而造成氣壓差,則進入的水就是消耗的氧氣的量進行分析;
(2)從①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②酚酞試液是一種酸堿指示劑,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色;③氨水是堿性的,能夠使酚酞試液變紅;④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保持氨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氨分子分析解答;
(3)二氧化碳能與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據此分析回答有關的問題.
解答 解:(1)①因為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故集氣瓶中吸入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frac{1}{5}$,根據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注意事項:裝置的氣密性要好;為了要耗盡瓶中的氧氣,紅磷必須是足量的;氣體的體積受到溫度的影響,要等到裝置冷卻至室溫,再打開了彈簧夾等;因此可知達不到瓶中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或紅磷量不足或容器未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②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主要是根據物質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氣體造成氣壓減小,減小的體積就是氧氣的體積,故生成物中不能有氣體,用碳代替紅磷,碳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瓶內氣壓不變,故不會進入水;
(2)①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②酚酞試液是一種酸堿指示劑,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色;③氨水是堿性的,能夠使酚酞試液變紅;④由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當氨分子運動到浸有無色酚酞試液的棉團時,和酚酞試液觀接觸,由于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保持氨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氨分子;氨分子能使“鐵樹”上浸有無色酚酞試液的棉團由白色變成紅色;
(3)向盛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試管中通入適量的CO2,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
故答案為:(1)①$\frac{1}{5}$;裝置漏氣; 紅磷量不足或容器未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②碳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瓶內氣壓不變.
(2)紅;B;
(3)CO2+H2O=H2CO3;化合反應.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eO | B. | Fe3O4 | C. | Fe2O3 | D. | Fe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物 質 | 樣 品 | 加入稀鹽酸質量 | 反應后容器中物質的總質量 |
質量(g) | 6 | 40 | 4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