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含雜質(zhì)的Na2CO3,其雜質(zhì)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今取10.6g樣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g樣品,加入足量的鹽酸,收集到4gCO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樣品中只含有NaHCO3     B.樣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

C.樣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樣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為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相同

 

B.

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

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

因為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廚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盆           B.玻璃杯           C.不銹鋼勺子           D.鐵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航天科學技術(shù)測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氣層的成分之一。據(jù)實驗分析得出,C2O3與CO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根據(jù)你所學知識推測下列關(guān)于三氧化二碳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C2O3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33.3%   B.C2O3具有還原性,屬于氧化物

C.C2O3充分燃燒后的產(chǎn)物是CO2          D.C2O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四位同學對某化學式意義 的描述,他們描述的化學式是

A.CO  B.O  C.N2   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鐵、二氧化碳、氯酸鉀、硫酸銅溶液、水、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中選擇適當物質(zhì),分別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每種物質(zhì)只能用一次。

(1)化合反應                                       ;

(2)分解反應__________    ____ _  _ __     ________;

(3)置換反應                                      

(4)復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      _  _    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所示是初中化學中常用的實驗裝置,它具有多種用途,可用于探究或驗證氣體的性質(zhì)、除雜質(zhì)、轉(zhuǎn)化物質(zhì)等。

現(xiàn)用上述裝置完成下列有關(guān)實驗:

(1)若除去CO2中少量CO,A中盛放的藥品是           ,反應條件為             。

(2)若探究CO的還原性,溶液B的作用是    ,

在“接收集氣體裝置”處應連接的裝置是    。

(3)若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定水中各元素的質(zhì)量比,則A、B所選用的藥品分別是              ,              ,

需要測定或記錄的數(shù)據(j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鎳氫充電電池有著廣泛應用,鎳及其化合物能發(fā)生下列反應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

對上述反應的分析判斷正確的是                   (     )

A.鎳能與氯化銅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                B.Ni不能與氧氣反應

C. 反應中Ni在①、②、③的化合價都發(fā)生了變化   D.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于重水D2O,在25℃時,KW=10-12,定義pD=-lgc(D),則下列關(guān)于pD說法正確的是(  )

A.25 ℃時,純重水pD=7

B.25 ℃時,0.1 mol·L-1NaCl的重水溶液pD=pOD

C.25 ℃時,1 mol·L-1DCl的重水溶液pD=0,pOD=14

D.25 ℃時,0.1 mol·L-1NaOD的溶液中p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