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世界的物質(zhì)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著化學變化,這些變化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有些化學變化可用“A+B→C+D”這樣的表達式來表示.
(1)在你學習過的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反應類型有
 
;
(2)在上式中,若C、D 兩種物質(zhì)中有一種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寫出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只寫一個);
(3)不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化學方程式有多個,請寫出一個可用上式表示的化學方程式:
 
考點: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分析:(1)在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兩種;
(2)根據(jù)C、D 兩種物質(zhì)中有一種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鋇或氯化銀桀驁的;
(3)甲烷燃燒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解答:解:
(1)在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故填:置換反應;復分解.
(2)若C、D 兩種物質(zhì)中有一種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鋇或氯化銀,如:鹽酸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和硝酸,反應的方程式為:HCl+AgNO3 =HNO3 +AgCl↓;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方程式為::BaCl2+Na2SO4═BaSO4↓+2NaCl
(3)甲烷燃燒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
 點燃 
.
 
CO2+2H2O.
答案:
(1)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2)HCl+AgNO3 =HNO3 +AgCl↓
(3)CH4+2O2
 點燃 
.
 
CO2+2H2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反應類型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方面的知識,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注意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二氧化硫在通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其某些化學性質(zhì)與二氧化碳相似,它能與燒堿溶液或石灰水反應生成鹽和水.宏志中學初三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獲知,實驗室可用亞硫酸鈉(Na2SO3)固體和硫酸溶液在常溫下反應制備二氧化硫,其反應為(Na2SO3+H2SO4=Na2SO4+SO2↑+H2O)該小組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制取二氧化硫,并對二氧化硫能否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進行實驗探究.請你參與探究活動并回答其中的有關問題.

(1)提出假設:二氧化硫能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一種酸.
(2)查閱資料: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它能被濃硫酸干燥.酸溶液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3)設計方案:先驗證水能否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再驗證二氧化硫能否使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最后驗證二氧化硫能否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
(4)實探究驗:①在反應開始前,將D裝置中膠頭滴管里的蒸餾水滴到藍色石蕊試紙上,未見試紙變色,當反應開始后二氧化硫氣體通過D裝置時,發(fā)現(xiàn)藍色石蕊試紙變紅,這一現(xiàn)象說明
 

②在實驗過程中,C裝置內(nèi)的石蕊試紙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這說明
 

③E裝置的作用是
 

(5)得出結(jié)論:原假設
 
 (填“成立”或“不成立”).
(6)表達與交流:從酸雨的成因也說明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一種酸(亞硫酸,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若將一定量的鐵粉投入到入一定量只含有Cu(NO32、AgNO3 的工業(yè)廢水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所得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沒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
 
;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離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知道鎂是一種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金屬,但做實驗時老師拿出的鎂條總有一層灰黑色的“外衣”(假設灰黑色“外衣”是純凈物).
【提出問題】鎂條表面這層灰黑色的物質(zhì)是什么?
【做出猜想】甲同學認為可能是 MgO,乙同學認為可能是 Mg2(OH)CO3(堿式碳酸鎂),丙同學認為可能是 Mg(OH)2,丁同學認為可能是 MgCO3
(1)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其理由是
 
;
【查閱資料】Mg(OH)2、MgCO3 和 Mg2(OH )2CO3 在加熱的情況下都可以分解,產(chǎn)物均為氧化物.
【實驗探究】同學們按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 A 裝置試管口有液滴出現(xiàn),B 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同時裝置A的試管內(nèi)有白色固體生成.
(2)通過實驗后,你認為猜想正確的同學是
 
,寫出B裝置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得出結(jié)論】鎂條表面灰黑色的物質(zhì)是Mg2(OH )2CO3
(3)請你寫出 Mg2(OH)2CO3 加熱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實踐應用】用這種未經(jīng)打磨的鎂條與稀硫酸反應制氫氣.
(4)若要得到干燥純凈的氫氣,需將反應生成的氫氣通過如圖2所示的裝置才能達到目的,裝置 C、D 中的液體分別是
 
(填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老師引導同學們進行“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zhì)量關系”的實驗探究,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1)如圖A、B所示,將錐形瓶(反應物未接觸)放在天平上,右盤加砝碼使之平衡,取下錐形瓶,將錐形瓶中兩種物質(zhì)混合,反應完全后將錐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盤上.
①A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B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
 
,理由是
 

③從原子的角度分析“質(zhì)量守恒定律”
 

(2)如圖C所示,用細線系住銅棒使之平衡,然后在銅棒一端用酒精燈加熱.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
①寫出銅在空氣中加熱的化學方程式
 

 ②加熱一段時間后,銅棒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為了維持生命和健康,必須攝取食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豬肉、牛肉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
B、花生油、牛油屬于油脂
C、水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D、稻子、馬鈴薯不屬于糖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如圖示為某粒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經(jīng)分析可知該元素為
 
元素(寫名稱),該粒子第一電子層上電子數(shù)為
 
個,該粒子
 
(填“帶正電”“不帶電”“帶負電“).
(2)圖示為a、b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①tl℃時,溶解度較大的物質(zhì)是
 
;②同質(zhì)量a、b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析出晶體較少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煤爐是人們用來燒水、取暖等的一種生活用具,其燃料有的是制作成型的“蜂窩煤”.
(1)“蜂窩煤”加工成多孔的原因是
 

(2)制作“蜂窩煤”過程中,常加入生石灰,由此在煤爐中發(fā)生如下化學反應:
SO2+CaO=
 △ 
.
 
CaSO3 2CaSO3+O2=2CaSO4
上述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制作“蜂蜂窩”煤時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KNO3 NaCl的溶解度曲線圖:
(1)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寫出至少兩條)
 

 

(2)在常溫下,向盛有幾小粒KNO3晶體的試管中加人飽和KNO3溶液,請你選擇兩種方法使試管中的KNO3晶體溶解:
方法一:
 

方法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