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和水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制得水煤氣(混合氣體),下圖即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根據(jù)上述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A.該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參加反應的甲烷和水的質量比為8:9

D.反應后生成的兩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入學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 NaOH與稀硫酸 B. CaCO3與稀鹽酸

C. CuSO4與KOH D. AgNO3與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平?jīng)鍪?019-2020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化學專題復習《化學反應類型》選擇題專項練習 題型:單選題

手機應用越來越廣泛,內部安裝的電池多為鋰電池,鋰電池工作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可表示為:Li+MnO2=LiMnO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貴州省銅仁市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A.蒸發(fā)結晶  B.檢查氣密性

C.滴管用畢即插回  D.測定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同學們對燒烤用的“錫紙”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那么“錫紙”中的金屬是什么呢?

(猜想與假設)同學們結合金屬的顏色、活動性、價格等因素。猜想:可能是錫、鋁、鎂、鐵中的一種。

(查閱資料)

①氧化鋁的熔點 2045℃;

②錫(Sn)與酸或鹽溶液反應生成+2 價的錫鹽;

③金屬鋅似晶體狀,鋅粉是一種深灰色固體,室溫下,鋅較硬且相當脆。

(初步探究)同學們結合金屬的主要的物理和化學特性設計了如下實驗:

序號

實驗方案

現(xiàn)象

結論

1

_____

無明顯現(xiàn)象

金屬不可能是鐵

2

用坩堝鉗夾取打磨后的“錫紙”條,放在酒精燈上點燃。

“錫紙”條熔化但沒有滴落,也沒燃燒。

金屬不可能是___

(深入探究)同學們對于“錫紙”到底是什么金屬。進行了深入的實驗探究。

第一組同學:(1)將“錫紙”條卷成和鐵釘一樣粗細,先在 20%的鹽酸中浸泡至產(chǎn)生較多氣泡,再取蒸餾水清洗,然后浸在蒸餾水中備用。

(2)將打磨后的鐵釘和備用的“錫紙” 條分別放入到裝有 5 mL 15%的稀鹽酸中,觀察到“錫紙”條表面產(chǎn)生的氣泡速率比鐵釘快。

(實驗結論)制作“錫紙”的金屬是_____。

第二組同學:取備用 的“錫紙”條放入試管中,滴加_____溶液,“錫紙”表面有深灰色固體析出,也得出和第一組相同的結論,寫出它們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與反思)

(1)“錫紙”在酒精燈上加熱,“錫紙”熔化但沒有滴落的原因是_____。

(2)同學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將 3 克烘干的備用“錫紙”片放入裝有硫酸鋅溶液的試管中,5 分鐘后,取出“錫紙”片,洗滌、烘干、稱量。反應后金屬質量范圍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稀釋濃硫酸 B.點燃酒精燈

C.膽礬加熱 D.測試溶液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中考題原創(chuàng):2017年度背景資源“中考題原創(chuàng)”(七則) 題型:簡答題

我國科學院研制的“大連光源”可精準探測原子和分子,用于觀測與燃燒、大氣以及潔凈能源相關的物理化學過程。

(1)分子、原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填序號)

A 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B 在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都保持不變

C 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一定等于中子數(shù)

D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宏觀與微觀相互聯(lián)系是化學最特征的思維方式。對下列宏觀現(xiàn)象進行微觀解釋:

①溫度計受熱時水銀柱上升,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②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40mL,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晴天晾曬衣服比陰天更易干,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一項科學研究成果能精確并且高靈敏度探測原子、分子。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要求至少一點)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貴州省安順市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章強同學用氫氧化鈣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

猜想一:溶質只有氯化鈣。

猜想二:溶質中有CaCl2和Ca(OH)2。

猜想三:溶質中有_____。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方案設計)

方案

方法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

取少量燒杯內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酚酞不變色

猜想一正確

_____

猜想二正確

方案二

取少量燒杯內的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_____溶液至過量

_____

猜想三正確

(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證明猜想一正確的理由是_____。若要完善此方案,可將酚酞溶液換成_____。

(拓展與應用)實驗證明猜想三是正確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質只有氯化鈣,你認為應該進行的實驗步驟是_____。

(結論)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某牙膏的側面標簽部分內容如圖:

(1)將該牙膏溶于水,測得溶液的pH=8.2,則其為_____性(填“酸”“堿”或“中”)。

(2)碳酸鈣與胃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