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別下列各組物質,選擇的實驗方法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CO2和CO:聞氣味 B.黃銅片和銅片:相互刻畫
C.濃鹽酸和濃硫酸:分別用玻璃棒蘸取點在濾紙上
D.BaCl2溶液和KNO3溶液:分別加入Na2SO4溶液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雜質(在括號內)選用的方法(在箭頭右側)正確的是( )
A.CO2氣體(CO)點燃 B.MnO2固體(KCl) 加水過濾
C.CO2氣體(HCl) 通入NaOH溶液中 D.KCl溶液(K2CO3) 加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N是初中學過的物質。D是相對分子質量為40的氧化物,A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實驗室通常用N制取CO2。右下圖是這些物質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省略。
(注:難溶性堿加熱分解生成對應的氧化物)
(1)寫出化學式:A ,N 。
(2)寫出E→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質是 。
(4)C在空氣中燃燒生成D的實驗現(xiàn)象是 。C在空氣中燃燒除了生成D 之外,也可能與空氣中的氮氣生成氮化物(氮元素化合價為-3),該氮化物的化學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化學與生活、生產關系密切。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如圖為某抗酸藥的實物圖。該圖標示的物質中,含有的
金屬元素是 (寫出一種即可)。
②沾染了油污的衣物用洗潔精就可以洗干凈,這是利用了
洗潔精的 作用。
③生產加碘鹽通常是在食鹽中加入碘酸鉀(KIO3),碘酸鉀
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④某種抗酸藥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鎂(Mg2Si3O8),能與鹽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則反應后產物中含鎂的化合物是 (寫化學式)
(2)從H、O、C、S、Ca五種元素中,選擇適當?shù)脑亟M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用語(如化學式、離子符號等)填空:(只寫一例)
①引起酸雨的氣體 ②堿溶液中都含有的陰離子
③常用的補鈣劑 ④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驗證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質并驗證產物。實驗時,在點燃B處酒精 燈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裝置中的空氣,然后繼續(xù)實驗。
①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的還原劑是 。
②實驗過程中,C中的現(xiàn)象是 ,D處點燃的目的是 。
③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選填編號)
a、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B處酒精燈
b、C中增加的質量與B中固體減少的質量相等
c、反應開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銅
d、反應結束后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銅被氧化
④甲同學認為A裝置用于證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應,乙同學認為省略A可達到同樣的目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間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xiàn)如圖轉化的是( )
X | Y | Z | |
A | H2SO4 | H2 | H2O |
B | CuSO4 | CuCl2 | Cu(OH)2 |
C | H2O | H2 | CO2 |
D | Ca(OH)2 | NaOH | 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竹炭包是一種集觀賞與空氣凈化為一體的產品。這種產品可對車內及室內空氣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氣體進行吸附。某課外活動小組對竹炭進行初步探究。
【提 出 問題】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與假設】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 閱 資料】新鮮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鮮紅變?yōu)榘导t。
【設 計 實驗】所用裝置如下圖所示。(A裝置的作用為吸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實驗開始后,C裝置中產生白色沉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E裝置中新鮮的雞血變?yōu)榘导t色。
(2)小玥認為應在A、B裝置間,再增加一個C裝置,目的是 。
(3)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的這套裝置的不足之處是 ,請你設計解決的方法 。
(4)小亮認為可以用右圖所示的裝置,替換原裝置中的E裝置,你認為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
【結 論】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應用】竹炭細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 污等功效,下列有關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可除衣領袖口等處的汗?jié)n B、不能除去口中異味 C、蟲咬、灼傷可消炎止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是 。
(2)20℃時,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 g,氯化鈉與氯化銨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
℃之間。
(3)向燒杯中加100g水和50.0g氯化銨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卻到20℃,燒杯中析出固體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