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jù)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常見的紅色固體有銅、氧化鐵、紅磷等,且D由黑色固體B和黑色固體A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可判斷D為金屬銅,A或B是氧化銅,而A和C高溫下會反應生成E,所以B是氧化銅,A和氧化銅生成的C又會與A反應,結(jié)合常見的還原劑有木炭、氫氣、一氧化碳等進行分析,可知A是木炭,C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木炭高溫會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紅色固體F高溫下會生成G,所以F是氧化鐵,G是鐵,鐵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銅,然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zhì)代入轉(zhuǎn)化關(guān)系中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常見的紅色固體有銅、氧化鐵、紅磷等,且D由黑色固體B和黑色固體A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可判斷D為金屬銅,A或B是氧化銅,而A和C高溫下會反應生成E,所以B是氧化銅,A和氧化銅生成的C又會與A反應,結(jié)合常見的還原劑有木炭、氫氣、一氧化碳等進行分析,可知A是木炭,C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木炭高溫會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紅色固體F高溫下會生成G,所以F是氧化鐵,G是鐵,鐵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銅,氧化銅和木炭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推出的各種物質(zhì)均滿足題中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推導合理,所以G是Fe,F(xiàn)是Fe2O3,H是CuSO4;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是兩種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化合反應,所以化學方程式為:C+CO2$\frac{\underline{\;高溫\;}}{\;}$2CO;
(3)轉(zhuǎn)化過程③的反應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4)轉(zhuǎn)化過程④的反應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為:(1)C;
(2)C+CO2$\frac{\underline{\;高溫\;}}{\;}$2CO;
(3)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煉鐵;
(4)Fe+CuSO4=FeSO4+Cu.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zhì)推出,然后結(jié)合推出的物質(zhì)和題中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推導剩余的物質(zhì),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zhì)代入轉(zhuǎn)化關(guān)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 | 實驗結(jié)論 | |
方案1 | 取少量NaOH溶液于試管中,測定其pH,將一定量的稀硫酸傾倒入該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 | NaOH溶液的pH>7,混合均勻后溶液的pH<7 | 稀硫酸與NaOH溶液混合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且方案1中稀硫酸過量 |
方案2 | 取少量NaOH溶液倒入燒杯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 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 |
方案3 | 取少量稀硫酸于試管中,倒入少量硫酸銅溶液,再用滴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邊滴邊振蕩 | 開始無明顯現(xiàn)象,滴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有藍色沉淀產(chǎn)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